Skip to content
  • 關於我們
    • 永續倡議
    • 校長的話
    • 團隊成員
  • 永續行動
    • 永續政策
    • 臺師大淨零排放
    • 大學社會責任USR
  • 永續治理
    • 永續年報
    • SDGs in NTNU
  • 永續資訊
    • 永續課程
    • 社會實踐獎
    • 研究貢獻
    • 學院SDGs
  • 相關連結
  • English
SDG14, SDG15

生科系李壽先教授跨國研究金門歐亞水獺 遺傳特有性登國際期刊 瀕危物種保育重要依據

2024 年 1 月 19 日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壽先教授跨國團隊合作,分析亞洲地區含金門在內的歐亞水獺(學名:Lutra lutra)族群,研究結果顯示,金門歐亞水獺是歐亞大陸上三個具明顯遺傳差異的族群之一,雖然分布範圍較小,卻沒有因為小族群近親交配造成基因窄化,所以不宜為了補充繁殖個體,而引進來自不同族群的個體,避免雜交所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以保有遺傳多樣性。研究成果已榮登於國際期刊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且將成為後續推動金門歐亞水獺保育重要依據。

歐亞水獺是我國依《野生動物保育法》所公告的「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目前僅分布於金門地區。為清楚了解歐亞水獺的遺傳資訊,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支持下,臺師大生科系李壽先教授和跨國團隊合作,分析亞洲地區含金門在內的歐亞水獺族群。研究結果顯示,歐亞水獺已形成三個具有明顯遺傳差異的族群:一個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另外兩個位於東亞南部,分別是華南與金門。這三個族群在遺傳和地理分布上均有區隔,需被視為不同保育管理單元,進行分別保育,而金門歐亞水獺雖分布範圍較小,但其遺傳多樣性與其他兩個族群類似,並無出現小族群近親繁殖造成的遺傳窄化。

李教授的研究結論明確指出,金門歐亞水獺是歐亞大陸上三個具明顯遺傳差異的族群之一,具獨特的遺傳特性,不宜為了補充繁殖個體,而引進來自不同族群的個體,以避免雜交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林業署說明,金門歐亞水獺是否會因棲地局限而有近親交配、基因窄化的疑慮,以及是否有必要引進新血源來增加遺傳多樣性,這些保育問題都需了解金門歐亞水獺,與不同族群的遺傳資訊,始能據以決策。

林業署表示,歐亞水獺曾是歐亞大陸上分布最廣泛的頂級掠食者之一;但族群自20世紀中以來,因為人類活動、棲地破壞而大量減少,東亞大部分地區的歐亞水獺族群,也因棲地破碎而被分散隔離。曾廣布臺灣本島的歐亞水獺也已多年沒再發現,目前僅在金門有數量少但相對穩定的族群。和金門相鄰的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也曾多年沒有水獺分布紀錄,近年才有少數族群再被發現,因此金門可說是東亞少數僅存的水獺穩定分布區域。

且事實上,研究結果顯示,原被認為孤立孑遺於金門的歐亞水獺族群,在基因多樣性方面,與另兩個分布範圍較大的歐亞大陸北方及華南族群相似,沒有出現小族群常見的遺傳窄化問題,如:因遺傳多樣性喪失所導致的有害突變增加,或高度近親繁殖的遺傳現象。所以,研究推測,金門歐亞水獺可能不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小族群,而是和外部族群個體仍有少數的交流,因此,現階段尚不需引入其他血緣以增加遺傳多樣性。

上述研究成果已榮登於國際期刊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且將成為後續推動金門歐亞水獺保育重要依據。

林業署表示,2023年3月已經完成「歐亞水獺保育行動計畫」,針對歐亞水獺所面臨的棲地破壞、路殺及犬殺、醫療照養和人工圈養、保育研究、保育推廣及其教育五項威脅與需投入面向,提出整體保育行動方案。而本次研究補齊後續推展保育工作所需的關鍵遺傳資訊,也將成為歐亞水獺保育重要參考依據。林業署將持續與跨機關、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們,共同合作推動相關工作,並採行生態服務給付等配套政策工具,引導在地居民能和水獺共存共榮,更保護歐亞水獺族群的存續。(資料來源:林業署/編輯:吳韋諒/核稿:胡世澤)

論文原始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eva.13630。

2023年歐亞水獺保育行動計畫(2023 Conservation Action Plan for the Eurasian Otter (Lutra lutra)):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File.aspx?fno=81892。

於臺北市立動物園拍攝到的水獺。(照片來源:金門縣政府)
於金門縣金湖鎮后壟溪拍攝到的水獺。(照片來源:金門縣政府)
水獺以及野鳥對峙。(照片來源:金門縣政府)
臺北市立動物園救傷收容的水獺。(照片來源:張祐佳)
水獺寶寶對於代奶的接受度頗高。(照片來源:張祐佳)
恢復串聯水域環境、擴大水獺棲息面積、設置防路殺和友善裝置,提供水獺安全活動路線。(照片來源:金門縣政府)

  • 生態環境
  • 研究創新

文章導覽

Previous
Next

文章搜尋

熱門標籤

健康與福祉 公平正義 國際交流 培訓增能 夥伴關係 宣傳與推廣 教學課程 校園生活 永續治理 生態環境 產官學合作 研究創新 社區參與 綠建築與文化 能資源管理

SDGs分類

近期消息

  • 影音》電機系攜手馬偕醫院研發「AI智慧護理車」 打造人本AI照護新未來
  • 光電所謝振傑教授推廣AI與光電教育 攜手中部國小啟發科技創意
  • 臺師大PASSION暑期實習結合國際志工 開啟偏鄉教育學習新頁

Search

Categories

  • SDG1 (5)
  • SDG10 (8)
  • SDG11 (60)
  • SDG12 (25)
  • SDG13 (29)
  • SDG14 (14)
  • SDG15 (16)
  • SDG16 (9)
  • SDG17 (79)
  • SDG2 (3)
  • SDG3 (27)
  • SDG4 (97)
  • SDG5 (8)
  • SDG6 (11)
  • SDG7 (13)
  • SDG8 (7)
  • SDG9 (34)

Download Amity

相關消息

SDG17, SDG9

車輛與能源工程研究所揭牌 攜手業界共築新能源願景

2025 年 8 月 8 日

        隨著車輛技術與新能源政策趨勢崛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式成立「車輛與能源工程研究所」,在半導體、 […]

SDG14, SDG6

「理水.理園」專欄故事:我家門前有小河,師大校園有小溪

2025 年 7 月 31 日

撰文|梁蔭民 大員水文化復興協會理事長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大)的校園中,曾有一條暱稱為「誠溪」的小溪,以這 […]

SDG17, SDG4

臺師大雙強出擊2025 BIO Asia生技大展 攜手臺大系統平台展示智慧醫療AI成果

2025 年 7 月 27 日

        2025年「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展」於7月24日至27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 […]

  • 106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02)7749-5615
  • sdgs@ntnu.edu.tw
Facebook-f Instagram Youtube Linkedin

永續發展中心

  • 永續倡議
  • 校長的話
  • 團隊成員
  • SDGs in NTNU

永續計畫

  • 永續政策
  • 大學社會責任USR
  • 淨零排放

永續成果

  • 中心成果
  • 社會實踐獎
  • 研究貢獻
  • 學院SDGs
  • 永續年報

相關資訊

  • 永續課程
  • 相關連結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發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