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關於我們
    • 永續倡議
    • 校長的話
    • 團隊成員
  • 永續行動
    • 永續政策
    • 臺師大淨零排放
    • 臺師大一次性產品減量
    • 大學社會責任USR
  • 永續治理
    • 永續年報
    • SDGs in NTNU
  • 永續資訊
    • 永續課程
    • 社會實踐獎
    • 研究貢獻
    • 學院SDGs
  • 相關連結
  • English
騎零王╴騎向淨零
SDG11

原住民族學程學生參訪原住民族實驗學校 培養全民原教素養

2024 年 4 月 15 日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為了培養臺師大學生應具備的原住民族文化素養,臺師大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汪明輝主任、教育部玉山學者Richie Howitt講座教授、地理系Mucahid Mustafa Bayrak莫家俊副教授、吳宜瑾博士後研究員、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蔡慧敏教授及於4月13及14日帶領師生共25人,前往宜蘭縣LLAQI NA LLYUNG MNIBU TA TAYAL民族實驗國民中學及南山國小參訪,透過實際走讀部落學校並結合課程理論與實務,豐富學生視野,開啟對於全民原教課程發展可能,進而促進跨文化交流。

大同國中從2018年轉型成為全國第一所辦理國中階段「學校型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以「Tayal balay真正泰雅人」為願景,「肯定原住民教育價值,找回原住民教育本質」為理念,期望學生在泰雅族文化傳承與教學環境,並透過泰雅族文化課程的洗禮下,成為真正的泰雅族人。其教學卓越並獲得宜蘭縣113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初選國中組第一名。為了向下延伸泰雅族群教育,南山國小於2022年轉型為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

臺師大原住民族學分學程 培養全民原教素養

「我是鄒族原住民,能從原住民族觀點挑戰現有思維,透過不斷的交流、辯證後重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激發學生全方位思考。」汪主任這麼說。「原住民族部落學習與體驗」為「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次專長」選修之一,在設計課程時,除了學術理論的輸入,也安排原住民實驗中學參訪以及分組部落踏查,不但了解學校如何與部落結合發展民族教育,更讓學生直接向族人學習如何在追求現代發展時仍保有主體性。

汪主任引用Wisner等人1995年研究表示,現代化對原住民族文化影響深遠,包含:忽視傳統知識,文化認同受損;強制放棄傳統社會組織,失去資源管理能力,造成傳統社會價值混亂;改變原有生活方式,失去自給能力,依賴外部資源,貧富差距擴大,社會不平等加劇等等。因此,「要找回原住民族的驕傲與自信,必須提升全民原教素養,透過大環境的理解與認同,讓原住民族真正勇敢自信地站在屬於他們的土地「台灣。」

蔡教授表示,「原住民族社區保育」為「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次專長」選修之一,課程探討當地社群為主體,組成具有決策權的治理單位,管理、維護與保育生態資源,強調用傳統的生態智慧維繫生物多樣性,確保族人要能有收益,保護當地生態。透過部落考察,能夠看到真實部落情境,了解社區議題,以及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對於社區的影響,泰雅的孩子有了連結,就會回部落服務。學生能透過實際體驗來反思土地永續利用,透過不同領域學生討論碰撞產生新的思維來面對環境變遷。

臺師大配合國家政策,近年來積極培育臺灣本土語文(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師資、雙語教育師資,只要修畢相關學分及通過該語言檢定考試,就能在教師證上加註語言專長,增加師培生競爭力。未來也會配合國家政策希望培育更多原住民公費生,提供針對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回應教材教法等課程資源。

上下一心 成就九年一貫泰雅族實驗課程

「只有學生肯定原住民族價值,才能找回泰雅族本質。」大同國中胡文聰校長表示,經由全體教師、部落耆老、泰雅文化耆老、課程專業學者等多方努力與協助之下,開發出具有泰雅文化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Smgatu創新學習歷程」,先讓學生感受探索動態實務教材,透過提問與行動深化學習,最後轉化並與自身文化連結,強化學生對於自己民族的認同與自信,共同為保存多元多樣的民族文化、語言與歷史而努力。

「無可避免,泰雅的孩子會離開部落去都市求學或工作,因此,我們致力於族群自我認同,族群傳統文化記憶語言,期待未來課程能持續擴大產生溢出效應,讓泰雅學子離開泰雅生活圈,仍能維持泰雅驕傲,加強與部落的連結。」南山國小Lewi‧Sulung(陳季寧)校長表示,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文化學習環境,我們串聯國小到國中的民族實驗教育,邀請校內老師跟大同國中老師共備,做好九年連貫的原住民族文化課程,未來希望拓展完備到12年原住民族教育課程。

現場師生踴躍提問,三校聯盟臺大法律曾同學提問,學校如何區分文化課程教學難度?。胡校長回應,從體驗學習到獨立製作最後讓山林實作檢核。臺大社工黃同學提問,泰雅傳統文化男女分工明確,但學校施行課程不分男女,是否違反gaga?校長回應,學校課程以體驗教學為主,在gaga的框架下,帶領孩子認識泰雅傳統技能。

這次探查與原住民族實驗學校及當地教育工作者合作,透過兩天一夜的走讀,讓學生可以從原住民族教育、部落經濟產業、族人遷移脈絡歷史,培養教師應具備的原住民族文化素養。(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師生參觀泰雅家屋。
臺師大地理系汪明輝副教授。
教育部玉山學者Richie Howitt講座教授。
大同國中合影留念。
大同國中胡文聰校長。
南山國小合影留念。
南山國小Lewi‧Sulung(陳季寧)校長。
教育部玉山學者Richie Howitt提問。
原住民族次專長科目學分一覽表。

  • 教學課程

文章導覽

Previous
Next

文章搜尋

熱門標籤

健康與福祉 公平正義 國際交流 培訓增能 夥伴關係 宣傳與推廣 教學課程 校園生活 永續治理 生態環境 產官學合作 研究創新 社區參與 綠建築與文化 能資源管理

SDGs分類

近期消息

  • 女一舍迎新活動 打造永續發展生活空間
  • 全國首創「社會實踐映像節」 開啟臺師大教職員生與社區民眾深度跨世代共創與對話
  • 臺師大USR團隊閃耀第8屆USR EXPO 展現跨世代社會實踐成果

Search

Categories

  • SDG1 (5)
  • SDG10 (8)
  • SDG11 (62)
  • SDG12 (26)
  • SDG13 (32)
  • SDG14 (14)
  • SDG15 (17)
  • SDG16 (9)
  • SDG17 (83)
  • SDG2 (3)
  • SDG3 (28)
  • SDG4 (98)
  • SDG5 (8)
  • SDG6 (11)
  • SDG7 (13)
  • SDG8 (7)
  • SDG9 (35)

Download Amity

相關消息

SDG17, SDG3, SDG4

光電所謝振傑教授推廣AI與光電教育 攜手中部國小啟發科技創意

2025 年 8 月 12 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持續推動AI與光電科技應用,今夏與「AI人工智能交握學會」合作,攜手中部學校共 […]

SDG1, SDG17, SDG4

臺師大PASSION暑期實習結合國際志工 開啟偏鄉教育學習新頁

2025 年 8 月 11 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PASSION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自2018年創設以來,已邁入第七年。宋曜廷副 […]

SDG17, SDG4

臺師大師資生赴韓見習 深耕國際教育交流

2025 年 8 月 10 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辦理 2025 師資生國外教育見習計畫,甄選 8 位來自不同系所的學生 […]

  • 106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02)7749-5615
  • sdgs@ntnu.edu.tw
Facebook-f Instagram Youtube Linkedin

永續發展中心

  • 永續倡議
  • 校長的話
  • 團隊成員
  • SDGs in NTNU

永續計畫

  • 永續政策
  • 大學社會責任USR
  • 淨零排放
  • 一次性產品減量

永續成果

  • 中心成果
  • 社會實踐獎
  • 研究貢獻
  • 學院SDGs
  • 永續年報

相關資訊

  • 永續課程
  • 相關連結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發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