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關於我們
    • 永續倡議
    • 校長的話
    • 團隊成員
  • 永續行動
    • 永續政策
    • 臺師大淨零排放
    • 臺師大一次性產品減量
    • 大學社會責任USR
  • 永續治理
    • 永續年報
    • SDGs in NTNU
  • 永續資訊
    • 永續課程
    • 社會實踐獎
    • 研究貢獻
    • 學院SDGs
  • 相關連結
  • English
騎零王╴騎向淨零
SDG11, SDG4

EMBA藝文大師講座 陳曉雰從音樂教育到 SDGs看產業新機遇

2025 年 9 月 1 日

      隨著全球少子化浪潮及臺灣超高齡社會的加速來臨,傳統音樂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型契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藝文大師講座日前邀請該校音樂學院院長陳曉雰,以「從音樂教育到SDGs」為題,揭示了未來音樂教育的全新路徑,從過去單純的「人才培育」走向「全民普及」,並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深度鏈結,尋找音樂與生活共振的契機,開創新的產業價值與社會影響力。

      陳曉雰指出,當我們談及音樂教育,或許腦海中浮現的,仍是小學課堂上吹奏直笛的記憶,或是琴房裡古典樂曲的嚴謹練習。但是,面對全球古典音樂學習人口下降,但愛樂人口不減的現況,如何將古典與流行、傳統與現代結合,讓「音樂走入生活」,是當代音樂教育的關鍵命題。

108課綱引導學校音樂教育走向生活化與多元評量

      臺灣的音樂教育體系從《藝術教育法》的法源依據到108課綱的實施,正經歷著顯著變革。她指出,過去音樂課在臺灣中小學教育中長達八年時間,是全球絕無僅有的必修與選修課程。然而,這卻未讓臺灣成為最愛好音樂的國家。108課綱的三大理念:自發、互動、共好(合稱「自動好」),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核心素養,並以終身學習為目標。而音樂領域則藉由「表現」、「鑑賞」、「實踐」三大面向(EAP),引導學生在藝術領域中具備完整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如今的音樂課本,已不再墨守成規,大膽融入流行文化元素,如電影配樂《天外奇蹟》、《辛德勒的名單》,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利用科技軟體進行創作,甚至可運用多元記譜方式,不再侷限於傳統五線譜。評量方式也跳脫單一標準,轉向多元化,包含自我評量、同儕互評、實作評量,以及對大學申請至關重要的「學習歷程檔案」。

      她並展示了高中生將才藝表演、自主學習計畫(如探討流行音樂對讀書影響,結合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等成果納入學習歷程,其深入程度令人為之驚艷。同時,議題融入教學也日益深化,如永春高中老師李睿瑋以音樂劇《悲慘世界》結合歷史、英文,探討「民主與人權」議題,透過臺語改編歌詞連結本土文化,實踐跨領域教學典範。

音樂學院推動專業教育跨域交流與社區共融

      在專業音樂教育方面,臺師大音樂學院積極突破古典藩籬,致力於資源共享。陳曉雰表示,學院舉辦年度音樂節,推出校園快閃活動,讓音樂在非傳統場域發生,走入社區生活。每週三中午的「文薈雅集」音樂會,更成為連結錦安里民等社區高齡聽眾的重要橋樑,甚至促成學生與社區民眾的互動與交流。

      此外,臺師大音樂學院也積極參與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如邀請花蓮原住民孩子體驗音樂會與樂器,為他們帶來首次的臺北音樂之旅。透過與洛杉磯合唱團及耶魯大學無伴奏女子合唱團的交流,不僅提升國際能見度,也展現了音樂在促進文化互動上的軟實力。她深信,當門打開,人進來,更多資源與機會也會隨即而至;例如建議開放琴房給校外人士或他系學生使用。這不僅是物理空間的開放,更是讓音樂帶來的能量得以向外擴散。

高齡音樂教育開創「銀髮經濟」新藍海

      與會的臺師大銀齡樂活據點講師鄭惟妤則從社會音樂教育角度,闡述其與SDG目標 3「健康與福祉」的緊密關係。她觀察到,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族面臨退休後與家人關係、身心退化等挑戰,對終身學習課程需求殷切,尤其偏好「動態」且具備實用性與應用性的學習體驗。

      鄭惟妤分享了在樂活據點的教學經驗,透過趣味活動如彩色律音管(Boomwhackers)合奏,讓長者在不識譜的情況下享受合奏樂趣,同時訓練手眼協調與人際互動。她也運用念謠、杯子歌等活動,不僅鍛鍊口腔機能、手部協調,更促進了長者間的社交連結與情感支持,甚至能將所學帶回家與晚輩互動,增進家庭關係。

      她指出,歌唱活動尤其受高齡者歡迎,不僅有益口腔健康(牙醫推薦),合唱中的「聲和、人和、心和」更能帶來身心愉悅與合作學習,對內臟器官亦有按摩效果。這些課程不僅是活動,更是對高齡者生活品質與社會參與的實質投資,體現了音樂在生命晚期所能提供的溫柔陪伴與生命滋養。師大目前也推動「青銀共學」模式,讓學生與高齡者一同學習,讓知識與情感在不同世代間流動。

「音樂走入生活」創造產學共榮,臺師大音樂學院院長陳曉雰擘劃教育新藍圖。 曹佳榮/攝影
臺師大音樂學院院長陳曉雰與EMBA師生分享,音樂教育在不同面向中,如何融入永續發展目標並體現其核心價值。 臺師大EMBA/提供
臺師大銀齡樂活據點講師鄭惟妤,透過音樂課程幫助高齡族群應對身心退化,促進社交互動,並展示了生動的教學活動範例。 曹佳榮/攝影
臺師大音樂教育從校園到社區,跨足健康福祉與人才培育。 陳曉雰/提供
臺師大銀齡樂活據點系列活動部份剪影。 陳曉雰/提供
招生挑戰下的產業創新與跨域人才培育

      儘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陳曉雰也坦言,臺灣音樂系面臨嚴峻的招生挑戰。學音樂的人口逐年下降,該校音樂系報考人數已從高峰期的1500人降至800餘人,且未來五年將面臨「117大限」的少子化衝擊。

      為應對此危機,她提出「創新與創業」結合音樂教育的策略,期望能開設學分學程,培育具備財務管理、企業經營能力的跨領域音樂人才,以適應日趨多元的音樂產業生態。陳曉雰認為,現代音樂人才不僅需要精湛的演奏技巧,更需具備科技應用、財務管理、跨領域溝通與社會參與的能力。

      從古典樂章到流行電玩,從校園殿堂到社區據點,臺師大音樂學院正透過重新定義音樂教育的範疇、深化與SDGs的連結、推動跨領域教學、強化專業與社區的共融,以及培養具備創新創業精神的複合型人才,來積極應對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的挑戰。這不僅是音樂教育本身的轉型,更是為臺灣社會與經濟發展,開拓出一條兼顧人文關懷與永續發展的新路徑。[資料來源:師大新聞(資料來源:轉載自經濟日報 / 編輯:胡世澤)]

  • 宣傳與推廣
  • 研究創新

文章導覽

Previous
Next

文章搜尋

熱門標籤

健康與福祉 公平正義 國際交流 培訓增能 夥伴關係 宣傳與推廣 教學課程 校園生活 永續治理 生態環境 產官學合作 研究創新 社區參與 綠建築與文化 能資源管理

SDGs分類

近期消息

  • 第四屆師大GO健康健走活動正式啟動 邀請大家共同「顧健康」
  • 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林如萍主任攜手教育廣播電台 推出食農教育節目《餐桌遊寶島》
  • 臺師大通識講座登場 蕭美琴副總統勉勵青年以自信與創意站上國際舞台

Search

Categories

  • SDG1 (5)
  • SDG10 (8)
  • SDG11 (64)
  • SDG12 (27)
  • SDG13 (33)
  • SDG14 (14)
  • SDG15 (18)
  • SDG16 (9)
  • SDG17 (84)
  • SDG2 (3)
  • SDG3 (29)
  • SDG4 (99)
  • SDG5 (8)
  • SDG6 (11)
  • SDG7 (13)
  • SDG8 (7)
  • SDG9 (36)

Download Amity

相關消息

SDG3

第四屆師大GO健康健走活動正式啟動 邀請大家共同「顧健康」

2025 年 10 月 17 日

    為提倡校內運動風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務處健康中心與體育室、社會實踐中心共同辦理健走活動。今年為第四屆 […]

SDG12, SDG9

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林如萍主任攜手教育廣播電台 推出食農教育節目《餐桌遊寶島》

2025 年 10 月 15 日

    2022年《食農教育法》立法通過,各界投入全民食農教育的推動,《食農教育法》不僅和全體國民的飲食、營養 […]

SDG13, SDG17

臺師大通識講座登場 蕭美琴副總統勉勵青年以自信與創意站上國際舞台

2025 年 10 月 1 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於9月30日舉辦通識教育講座,特別邀請蕭美琴副總統以「在世界局勢 […]

  • 106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02)7749-5615
  • sdgs@ntnu.edu.tw
Facebook-f Instagram Youtube Linkedin

永續發展中心

  • 永續倡議
  • 校長的話
  • 團隊成員
  • SDGs in NTNU

永續計畫

  • 永續政策
  • 大學社會責任USR
  • 淨零排放
  • 一次性產品減量

永續成果

  • 中心成果
  • 社會實踐獎
  • 研究貢獻
  • 學院SDGs
  • 永續年報

相關資訊

  • 永續課程
  • 相關連結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發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