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化身飲食顧問!臺師大攜手開平餐飲學校「青年數位好幫手」 打造跨世代共學新典範
你是否想像過AI除了聊天與生成圖片之外,也可以成為一個優質的飲食顧問呢?臺北市政府資訊局為縮短數位落差,發展數位平權,特委託臺師大團隊推動「臺北市民數位服務計畫」,包含「社區數位好幫手」、「厝邊數位好幫手」以及「青年數位好幫手」,協助本市樂齡長者們消除對數位工具的抗拒感,更輕鬆、便捷地探索科技樂趣與便利。
本次活動由臺師大與開平餐飲學校共同攜手,以「綺妙食光」與「美食導航」兩大主題為核心,由開平學生發想設計,帶領長者運用LINE AI小幫手、ChatGPT及Padlet等AI工具,協助長者進行影像創作與食譜設計。不僅深化長者對於AI工具的認識,更培養出與新科技互動的自信。
計畫主持人、臺師大文學院院長須文蔚說:「這是臺師大與開平餐飲學校合作的第三年,經過調查,臺北市的長者最想學習生成式AI,設計出結合食譜傳承記錄和AI應用,讓家中珍貴的傳家菜能紀錄下來,而年輕學子也會在與長輩的互動中逐漸明白,課堂並非學習的全部,唯有親身實踐與感受,才是教育最本質的樣貌。」
在「綺妙食光」餐會中,開平餐飲學校的學生運用AI工具分析參與長者的基本健康資訊,結合自身的餐飲專業,為每位長者量身設計營養攝取建議與飲食組合。比如說針對視力較弱的參與者,便特別規劃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A與葉黃素的料理,強化視力保健。透過科技與專業的跨域整合,AI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成為貼近日常、能精準提供建議的健康飲食顧問。


「美食導航」活動以AI食譜創作為核心,由長者輸入自己熟悉的食材與烹調方式,嘗試透過AI工具激發不同的料理靈感。學生除了教導長者如何操作AI,更透過餐飲專業來引導長者判讀生成內容的合理性與正確性,避免誤用錯誤資訊。這不僅是一場創意烹飪的練習,更是一堂跨世代共學的資訊素養課。活動中,學生們不僅化身為長者最好的「數位好幫手」,也學會如何以耐心、清晰的語言引導長輩跨越數位門檻,真正實現世代間的青銀共學。
開平餐飲學校洪瑞成主任也表示:「餐飲教育涵蓋領域廣泛,學校除了打下紮實的廚藝基礎,也積極透過多元課程,培養學生成為具備跨域整合能力的專業人才。本次計畫正是一個結合數位科技與餐飲專業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在真實互動中發揮所學,回應當代社會的需求。透過服務與反思,學生不僅深化專業技能,更培養出與人溝通的能力、同理心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邁向成為具備人文關懷的餐飲工作者。」
在成果發表會上,有長者分享:「不僅開平學生做的餐點相當美味,更重要的是原來自己可以用AI來設計菜單,還多了可以跟孫子孫女分享的話題。」這段話反映出,長者們不僅在活動中提升自身的數位應用能力,建立起對科技的信心,更透過 AI 工具增加與家庭成員的互動,為世代間的交流創造了嶄新契機——這正是「青年數位好幫手」計畫所期望實現的目標之一。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透過「青年數位好幫手」計畫,積極營造青銀共學、共創的場域。讓原本世代差異鮮明的兩個族群,得以在共學中理解彼此,增進跨世代的溝通與互動。這不僅落實數位平權的核心理念,更是終身學習精神的具體展現。未來臺北市政府資訊局與臺師大將持續與青年學子合作,推出更多元、多樣的創新行動,擴大數位參與的可能。[資料來源:師大新聞(全球華文寫作中心李律昇提供 / 編輯: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