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攜手培育國際半導體人才 熊本28名大學生來臺師大暑修
臺師大擴大暑期修課 半導體與AI暑期密集課程 結合EMI全英授課與跨文化體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去年擴大暑期修課,學生不需繳交學分費,即能善用暑期進行多元學習,今年更呼應半導體產業趨勢,首度開設為期兩週的「半導體與人工智慧」暑期密集課程,協助學子搭起跨國共學橋樑,吸引熊本大學與熊本縣立大學28位學生報名參加,返國後修課學分可獲母校採計,讓臺日一同攜手培育國際半導體人才。
課程由臺師大理學院、科技與工程學院多位教師合授,內容涵蓋半導體的基礎理論、積體電路設計及人工智慧AIoT的實作應用,也安排參訪台積電、筑波醫電等企業。同時與國語教學中心合作,舉辦「第一屆世界青年半導體與人工智慧暑期研習」,參與學生除了日本兩所大學學生外,亦有來自校內各科系的學生及臺科大印尼學生共計49人,齊聚臺師大校園,營造國際共學環境。
課程也因應國際半導體供應鏈佈局趨勢,課程全部採用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全英文授課)進行,並搭配基礎華語學習、臺灣文化認識、文化參訪等活動,校方也安排臺師大學生擔任學伴,並以分組形式,讓各國學生擁有討論、交流的機會,共同學習半導體產業知識之餘,也能建立跨越國籍的情誼。
除講授半導體的基礎學理,在相關製程上,因涉及光學領域的應用,包含晶圓檢測、微影技術等,在光電所楊承山教授「雷射與光學在半導體之應用」課程中,就使用3D眼鏡,搭配同學們的手繪圖像,推導偏光原理,以及解釋半導體雷射技術中與光柵(raster)層的關聯性。他表示,針對不同國家及科系的學生,在教學設計上強化圖像化與實驗示範,學生可依背景不同,自由吸收不同深度的知識。
在兩周暑期密集課程的尾聲,熊本大學情報融合學環長城本啓介(Shiromoto KEISUKE)及熊本縣立大學綜合管理學院長宮園博光(Miyazono HIROMITSU)皆出席結業式,並擔任分組報告的評審,待課程成績送出後,兩所日本大學學生就可憑成績單,回母校進行學分採計。
城本啓介強調,臺日雙方的學生共同上課,學生不僅能學習專業知識,課堂內外皆能累積跨文化的互動經驗;宮園博光表示,日本是採三學期、15週學制(第一學期從4月到7月;第二學期從10月到隔年1月),學生能利用暑假空檔與臺灣學生一起學習,是個很難得的機會。
「半導體與人工智慧」授課老師、物理學系教授劉祥麟居中牽線三校合作,他表示,當初熊本大學洽談時即表明,不用為日本學生特地開設專班,反而希望與臺灣及各國學生一起上課,若只用日文討論,就失去出國學習的意義。透過EMI課程,讓日本與臺灣學生交流學習,對於臺灣學生來說,無需出國亦有「在地國際化」學習體驗,並結交日本朋友。
科工學院院長洪翊軒表示,臺師大自111學年度正式實施學期16週制度,而暑期密集課程正好能配合日本學生時間。另外,由於七月曾於熊本大學與熊本縣立大學進行招生與互動。兩校有許多學生這次均有來台。他們當時展現積極進取與主動發問態度,讓洪院長印象深刻。
最初熊本大學只提出半導體專業課程需求,後來該校國際部討論後,融入臺灣人文、語言課程,安排原住民文化工作坊、參訪故宮、士林夜市等行程,而日本學生只需支付來回機票、宿舍費和個人保險費用,所以報名相當踴躍。
帶隊的熊本縣立大學老師日比野友博(Tomohiro HIBINO)指出,這次參加臺師大營隊的學生共有19位熊本大學、9位熊本縣立大學學生,他們在原學校不一定是主修半導體相關的科系,但全部都是基於興趣而主動報名,加上多數是第一次來到臺灣,感覺相當新鮮。
這也是首次由熊本大學及熊本縣立大學組成28位學生,大規模來臺參加兩週暑期進修課程。熊本大學情報融合學環(School of informatics)二年級的快晴岡村(Okamura KAISEI)認為,臺灣在半導體領域非常先進,還擁有台積電這麼大規模的公司,希望未來能在台積電任職,不過課程對他來說有點吃力,相較日本一堂課多為90分鐘,臺灣則規劃3小時,因此需要全神貫注聽講。
透過三校系統校際選課管道,來自印尼、就讀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的Doron Quella Sudarsono表示,兩週課程相當紮實且有趣,看好人工智慧及半導體領域發展,未來也想留在臺灣從事相關工作,雖是在暑假期間開課,但授課內容仍具專業深度,還參訪企業與實驗室,豐富程度與學期課不相上下。
教務長劉美慧表示,去年暑假試辦擴大授課計畫,學生不但免繳交學分費,教師授課鐘點費也提高,實施情況良好,學生還主動詢問後續試辦計畫是否持續,本年度臺師大共開設109門暑期課程,相較去年增加了42門課,總計有2,600多位學生選課,她感謝各位老師響應計畫,提供學生更多元的修課機會。
教務處指出,根據臺師大修課規定,各學系四年級不能開設必修課,因此學生只要透過暑期修課,即可於三年或三年半修滿學分、提早畢業,也能利用兩個半月的暑假,不論是修習學期衝堂或修不到的課程,滿足輔系或雙主修的學分要求,或是到企業實習,印證課堂學到的理論,提早職涯探索。[資料來源:師大新聞(撰文:公事中心楊詠盛、校園記者英語115彭賀琳 / 攝影:科工學院、國際處、公事中心張適、社教116梁朝勛 / 核稿:胡世澤、鄧麗君)]
看更多照片請點選》官方臉書貼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