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與能源工程研究所揭牌 攜手業界共築新能源願景
隨著車輛技術與新能源政策趨勢崛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式成立「車輛與能源工程研究所」,在半導體、AI、智慧車輛與綠能領域深化研發能量,強化學生實作能力與技術競爭力,致力培育業界接軌人才。8月1日於科技與工程學院大樓舉辦揭牌儀式,象徵臺師大在跨域工程教育上的新里程碑。
揭牌儀式由宋曜廷副校長、陳焜銘副校長共同主持,科技與工程學院洪翊軒院長、鄭慶民教授、車輛與能源工程研究所陳韋任所長,劉美慧教務長,各單位主管以及科技工程學院各系主任、師長一同出席;另有至上電子、特斯拉、太古汽車、依德汽車等業界重量級代表蒞臨觀禮,展現產學界對研究所的高度關注與支持,為研究所揭牌見證歷史時刻。
宋副校長表示,車能學程的蛻變緊扣新世代科技潮流,有助於臺師大強化與業界的實質連結,為學校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車輛與能源工程研究所的成立,代表臺師大順應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布局新能源與車輛技術領域。
談到科技與工程學院長期重視產學合作與國際接軌,陳副校長分享:「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做研究,更要為產業創造價值。」學院辦學以來始終致力於將學術研究成果落實於實務應用,進一步轉化為具商業潛力的產品,同時拓展學術深度。
車輛與能源工程研究所陳韋任所長也呼應此理念,強調研究所的宗旨在於培育具實作能力與技術專業的人才,讓學生畢業後即能投入產業。他直言:「我們為產業而生。」並感謝在場業界先進提供獎學金與實習機會,協助學生建立明確且穩健的職涯規劃。
陳副校長回顧自1990年科技與工程學院轉型為多元跨領域教研單位以來,雖然目前學院規模仍相對小巧,教授人數約為80人,與理學院約180人的規模尚有差距,但未來願景明確,將朝向綜合型學術機構擴展。
他分享七月初率團拜訪日本九州、熊本、長崎與沖繩等四所大學的經歷,期望拓展學生交換與實驗室技術交流的機會,並探討半導體與AI結合車輛能源的發展潛力。
科技與工程學院洪翊軒院長也指出,學院學生具備學術研究與實務操作的雙重能力,展現「學術與技術的雙刀流」優勢。畢業後多數學生赴英國、德國、美國等地進修,持續精進專業視野。
他也感謝教評委員會協助學程走向國際產業化,並形容車能所的設立猶如為學術機構裝上翅膀,有助學生於升學與就業兩端探索更多可能性。最後,洪院長以藏頭詩「車水馬龍群英聚,能人志士創新猷,驅動未來」獻上祝福,期勉車能所蓬勃發展,開創新局。
車輛與能源工程學系116級陳祖言分享,很開心看到研究所成立,對於有志深入技術與研發領域的學生而言是很難得的機會。研究所的設立可以提升學生升學機會,並帶動更完善的課程與設施。他相信,未來若能加入車能所,將有助於拓展職涯發展與進入產業的競爭力。「資料來源:師大新聞(撰文:校園記者 英語117 龔子穎/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