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化學系深化與大阪大學合作 推動博士雙聯學位與跨國研究平台
臺師大化學系深化與大阪大學合作 推動博士雙聯學位與跨國研究平台
強化國際科研鏈結 布局亞太永續化學教育樞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於2025年10月率團赴日本大阪大學理學院,展開為期兩天的學術訪問與制度對接。此次交流成果豐碩,雙方達成多項具體共識,包括正式招收博士雙聯學位學生、確立學生交換與研修流程、共同申請 SPring-8/SACLA光譜線實驗計畫,以及建立實驗室對實驗室(Lab-to-Lab)的研究合作與共同發表機制。雙方並規劃於2026年暑期在臺師大舉辦「量子材料與永續化學」國際課程。
化學系代表團由10位教師與3位博士生組成,透過實驗室參訪、系所簡報、研究發表與行政會談,雙方針對博士雙聯學位、學生交流、研究合作以及大型國際研究設施申請等議題,展開深入且具體的討論。
本次交流不僅鞏固兩校長期夥伴關係,更為2026年「櫻花計畫(Sakura Science Program)」及「NTNU Summer Program」奠定制度與執行基礎,開啟臺日高等化學教育合作新頁,同時展現臺師大在高階國際人才培育與跨國研究鏈結的規劃能力,進一步強化本校作為亞太區國際化學教育樞紐的戰略定位。
深化十餘年合作 推進博士雙聯與跨國實驗室合作
臺師大與大阪大學自2011年簽署校級學術合作協議以來,已在理學、科技、文學等領域建立長期交流。化學系自2023年起積極推動博士雙聯學位制度,並與大阪大學理學研究科簽署協議,允許博士生於兩校分別修課、共同研究並經聯合審查後,獲頒雙方博士學位。此次訪問即為該制度落實的重要環節。
代表團由2023年啟動與大阪大學合作的化學系前系主任,呂家榮教授擔任領隊,成員包括多位具國際研究合作經驗之教師與研究生。訪問首日由大阪大學理學研究科副研究科長久保孝史教授主持歡迎會議,雙方教授分別介紹各自的研究重點與未來合作藍圖。隨後舉辦學生海報發表交流會,主題涵蓋永續催化、能源材料、量子化學與生醫檢測等領域,雙方師生透過英文簡報與問答,展現高水準學術表達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實驗室參訪 奠基Lab-to-Lab實質合作
在研究交流上,代表團分組參訪大阪大學理學院多個研究實驗室及核心設施,包括質譜中心(MS)、核磁共振中心(NMR)、X光繞射儀中心(XRD)及熱與能量科學研究中心。雙方研究人員針對儀器運作原理、樣品測試流程與數據分析方法進行技術交流,初步確立未來樣品共享與量測合作模式。
劉沂欣副教授並與大阪大學中澤教授(Prof. Nakazawa)共同擬定2026年度 SACLA 光譜線合作研究計畫,以「Mn摻雜量子點中晶格振動與自旋聲子耦合」為主題,將於2026年上半年申請實驗時段。此計畫預期成為雙方首件共同申請之大型國際實驗設施研究案,展現合作已由理念走向具體實踐。
體驗科研文化 感受大阪大學理學傳承
除學術會議與實驗室交流外,訪團亦參觀大阪大學理學院校史展示區與自然科學博物館,由退休教授今野巧(Prof. Takumi Konno)親自導覽。展區介紹自1931年建校以來的大阪大學理學發展歷程與多位傑出學者貢獻,包括「日本有機化學之父」真島利行教授的研究成果。參觀過程中,訪團成員深刻體認該校「重視基礎、追求創新」的科研精神,也為臺師大在科學教育與科普推廣方面提供可資借鏡的典範。
晚間,雙方舉行交流晚宴,促進教師與學生自由對談,強化未來「師對師、實驗室對實驗室」的長期合作網絡。會後並確認2026年多項合作時程,顯示雙方對持續深化夥伴關係的高度共識。
鞏固學生交流鏈 銜接櫻花計畫與暑期課程
臺師大化學系長期重視學生國際科研歷練,特別針對日本交流建立一條「交換—研究—雙聯」的連續性學習管道。訪問成果之一,即確定2026年1月「櫻花計畫」將由大阪大學理學研究科接待4名臺師大學生,並由宋蕙玲教授帶隊參與五日短期研究體驗與文化交流。參與學生將依研究主題分配至大阪大學各實驗室,由日方教授親自指導,進行實驗操作與成果發表。
此外,雙方亦規劃於2026年8月在臺師大舉辦「NTNU Summer Program」,主題為「量子材料與永續化學」。課程預計邀請大阪大學碩博士生來臺,參與6至8週的研究實習與跨校模組課程。此舉將進一步強化兩校學生的跨文化合作與研究訓練,為雙聯學位與共同研究培養預備人才。
兩校優勢互補 打造亞太永續化學教育節點
大阪大學理學院擁有七大合作研究中心與完整大型設施網絡,研究導向明確、規模龐大;臺師大則以跨學科整合、教育創新與靈活的國際化人才培育著稱。雙方的研究文化與人力配置呈現高度互補,未來將以「制度化合作」為主軸,整合教育、研究與產學三層面,持續推進以下重點:
- 博士雙聯學位制度化:每年遴選2–3名博士生於兩校共同指導與論文審查,建立穩定雙聯制度。
- 跨國研究群組形成:以「永續材料」、「能源催化」、「量子光譜學」、「理論化學與模擬」四大主題為核心,發展長期合作團隊。
- 共同研究與成果發表:每年舉辦聯合研討會、共同投稿國際期刊,推動SPring-8/SACLA與J-PARC光束線實驗計畫。
- 學生支持與獎助機制:建議校內設立「赴大阪大學交換獎助制度」,鼓勵具潛力學生赴日深造。
此合作模式不僅將兩校關係從個別研究提升至制度化合作層級,也為東亞地區永續化學與先進材料科學研究建構國際聯盟雛形。
四年合作藍圖 邁向世界級科研夥伴關係
根據雙方共識,2025年至2028年間將分階段推進以下行動:
- 2025–2026年:執行櫻花計畫與暑期課程。
- 2026–2027年:舉辦首屆聯合國際研討會並完成共同發表論文。
- 2028年:擴展至產學研究網絡,形塑跨校研究中心雛形。
臺師大化學系表示,此次訪問充分展現本校在高階國際人才培育、科研合作與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整合能力。透過大阪大學的科研基礎與臺師大的教育創新,雙方將共同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化學與材料科學人才,強化臺師大作為亞太區永續化學教育節點的戰略定位。[資料來源:師大新聞(化學系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