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參與、幸福感:亞洲智能障礙聯盟雙年會議在臺灣
睽違18年,亞洲智能障礙聯盟(AFID)第27屆雙年會議再度由臺灣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攜手,於10月26日至31日盛大登場,匯聚來自20國的專家學者、家長組織與心智障礙者代表,展開為期六天跨國盛會。蕭美琴副總統在開幕式致詞表示,智能障礙者的生活品質反映出社會的文明程度和包容性,臺灣長期推動「以人為本」的身心障礙政策,致力維護尊重、平等及包容等價值,建立全面且長遠的支持系統。期盼透過區域合作與知識共享,強化全亞洲的支持系統,確保每位智能障礙者都能過著公平、有尊嚴且充實的生活,實現不遺漏任何人的世界願景。
臺師大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中心和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歷經長時間籌備,AFID雙年會議於10月27日上午在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卓越堂舉行開幕典禮,由大會主席也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洪儷瑜教授主持,感謝教育部、衛生福利部、行政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中華民國啟智協會等單位的鼎力支持與指導。
開幕式邀請了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進行精采的舞蹈和打擊樂表演,同時也針對會員國中具有推動障礙者倡議之表現卓越的組織頒發亞智盟星槎獎(AFID Kaoru Star Raft Awards),屏東特殊教育學校代表臺灣,與孟加拉、新加坡兩國的單位共獲此殊榮,由蕭美琴副總統頒發獎座。
大會以「公平、參與、幸福感」為主題,編創主題曲「不一樣、都一樣」(Different, Yet alike ),提供國內特教工作者和心智障礙者在自我倡議、共融學習與國際交流的機會,讓智能障礙者能到公平對待 (Equity)、融入並參與社會活動 (Participation)、及提升其生活品質進而擁有幸福感 (Well-being)。
這次大會特以科技支持與才能開發等促進智能障礙者的參與,由大學統籌政府單位與民間團體,協力在國際舞台展現臺灣近20年的努力,除了學術研究外,包括專業支持服務的工作坊,另邀請獲得世界啦啦隊比賽冠軍的苗栗特殊學校前來參與。此次大會有20個國家的外賓參與,期待透過國際交流,促進臺灣在身心障礙專業和實務的精進發展,並提升我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睽違18年,亞洲智能障礙聯盟雙年會議再度由我國主辦此盛會,落實身心障礙者人權公約,也為臺灣建立一個共融的學術研討會與學習機會。本次大會邀集特殊教育領域、醫療、家長組織和社福組織等代表齊聚一堂,進行學術理念與實務經驗交流,討論議題包含教育、健康、早期療育、法規與行政、自主與自我倡議、社區生活與社會參與等多元議題,讓各國深入了解臺灣在特殊教育或相關專業人才之培育和政策,透過實際接觸除了吸引學術交流合作的契機,也是讓我國各個典範單位和團隊增加國際能見度。
本次大會為落實公平、參與和幸福之主題,提供自我倡議、特殊才藝表演等活動,鼓勵智能障礙者積極參與和自我倡議,例如由智能障礙青年共同籌備與引導的會前工作坊;《生活大小事EveryDay Matters》沙龍,以心智障礙者真實的人生故事和生命經驗為核心,呈現他們生活的多元面向;各國智能障礙者之畫展,以及國內各單位於開幕式與大會晚會之才藝表演等活動,充分展現我國政府與民間合作致力智能障礙者之參與和才賦發展的成果。
大會主席洪儷瑜教授表示,臺灣身為創始國,半世紀來第三次主辦此大會,藉此機會除了強化我國與亞洲各國聯盟促進融合社會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也讓全國的障礙者、其家庭和相關單位有機會在亞洲各國展現,臺灣在倡議障礙者人權之實踐的各項表現。很多亞洲國家慕名臺灣的融合教育與醫療福利而來,此大會也算是國際友人見證我國政府與民間實踐智能障礙者共融行動的機會,感謝教育部、衛福部和國科會及所屬各級學校和社會機構,同心協力在這幾天共同呈現我們的成績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吳正己校長表示,作為臺灣教育領域的領航者,學校率先成立全臺第一個特殊教育中心,成為政策研究與專業發展的重要樞紐。近年更整合特殊教育系與復健諮商、老年福利等領域,建立跨學科的完整架構,從「全人、全齡」的觀點出發,滿足身心障礙者的終身需求。
吳校長指出,臺師大教師團隊積極投入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的研究與創新實踐,不僅關注理論,更重視政策服務的可行性,以及社會影響力。期盼透過此次會議,深化國際交流合作,連結專業研究與高等教育,攜手各國夥伴共同推動包容、尊重的社會願景。
副總統盼透過區域合作 實現不遺漏任何人的世界願景
蕭美琴副總統在開幕典禮代表臺灣政府與人民,向來自各國的朋友們表達最誠摯的歡迎,很高興有機會能展現臺灣的熱情好客、社會的凝聚力與智慧內涵。並感謝大家遠道而來,共同承諾攜手合作,確保智能障礙者能更有尊嚴、更具自主能力、更獲接納的生活。
蕭副總統提到,每次參訪臺灣的庇護工場、特殊教育學校或支持性就業服務中心時,這些兒童和青年臉上真誠而勇敢的笑容都令人深受感動。他們的堅毅提醒著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看見、被尊重、被珍視。當社會提供機會時,他們的潛能就能真正綻放光芒。
副總統指出,多年來臺灣一直致力推動「以人為本」的身心障礙政策。除了照顧及服務之外,政府更努力維護尊重、平等及包容等價值,持續強化融合教育、就業支持、社區生活和文化參與,以創造一個更友善、更具包容性的社會環境。
副總統同時指出,近年來,政府也推動一系列倡議,從福利和權益保障的政策制定,到生活照護、輔具服務、個別化專業支持及以社區為基礎的計畫,都是為了建立全面且長遠的支持系統。這些努力的共同核心目標,是要讓身心障礙者能更有自信地在社區中生活,實現自我價值,並與社會共同成長。智能障礙者的生活品質反映出社會的文明程度和包容性,臺灣致力串聯早期療育、特殊教育和長期照顧,建立一個從幼兒到老年的整合式終身支持系統。
副總統說,今年是臺灣第三度獲得亞智盟年會主辦殊榮。自2007年第18屆年會以來,臺灣在既有的進展和成就上持續向前邁進。今天許多亞洲國家的代表齊聚一堂,這是大家對智能障礙者權利與福祉共同承諾的有力象徵。這次聚會不僅是大會的開始,也見證亞洲國家願意集體展現合作、交流經驗、並推動更具包容性和更有尊嚴的社會。
副總統表示,透過區域合作及知識共享,可以強化全亞洲的支持系統,確保每一位智能障礙者都能過著公平、有尊嚴且充實的生活。期盼亞智盟大會不僅是專業交流的平台,也能成為同理與瞭解的坦誠對話;透過共同的故事,在希望中找到力量,並透過跨國合作,實現一個不遺漏任何人的世界願景。[資料來源:師大新聞(撰文:特教系和特教中心團隊、校園記者社教碩一張華珍 / 照片來源:總統府 / 編輯:胡世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