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經濟學巨擘舒爾茲在臺師大談AI創新 勉學子具備更多專業知識

諾貝爾獎經濟學巨擘舒爾茲在臺師大談AI創新 勉學子具備更多專業知識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在人工智慧迅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教育模式和生態環境會如何轉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倫.舒爾茲(Myron Scholes)在臺師大向師生及金融界貴賓演講表示,未來教育模式將與現今大不相同,應關注學生需求並保持彈性,以因應快速變遷的環境。他進一步強調,透過AI和數位孿生技術的發展,人類更有機會預防潛在危機,邁向更具永續性的未來。

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榮譽教授麥倫.舒爾茲,於3月11日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和Taiw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 @Stanford聯合邀請,在臺師大古蹟禮堂以「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為題演講,吸引滿場的師生及貴賓聽眾到場。

臺師大吳正己校長表示,很榮幸能夠迎接舒爾茲教授的到來,舒爾茲教授和其已故夥伴費雪.布萊克(Fischer Black)過去憑藉Black Scholes模型,獲得199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對金融業產生深遠影響。相信師生和來賓賓透過聆聽此次舒爾茲教授分享在學術和產業領域的洞見後,能夠透過AI減輕風險、修正錯誤,做出更好決定。

本次講座主持人、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表示,舒爾茲教授除了完成Black Scholes模型這樣一個改變全球期權定價、風險管理和投資戰略的基礎框架外,也曾在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擔任教師職位,更作為長期資本管理的創始合夥人和Janus Henderson的首席投資策略師,在學術和產業界都有巨大的貢獻。

AI的極限:無法取代人類決策

「創新就是用更快的速度,找到最個性化,也是最低成本的解決方法。」舒爾茲表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尋找解決方法除了透過與客群互動瞭解需求外,更要保持彈性。他也認為,軟體設備比硬體設備更能讓解決方法保有彈性,AI和能夠模擬真實世界、提供更多選擇權的數位孿生技術,都是應對不確定性的好幫手。

面對全球暖化,舒爾茲表示,透過科技研發來避免尾部風險是必要的。他認為不能只看2030、2050年的預估數據如何,畢竟地球只有一個,不能用大數法則來估測,因為尾部風險的天災一旦發生,對整體環境社會帶來難以估計的影響。

「0和1的組成不可能預測天災。」舒爾茲表示,AI是由既定資訊所建構的電腦科學,需要仰賴人類持續灌輸更多資訊,才能進行分析,無法自身創新去預測極端災害的發生。他同時也強調,AI推算的數據會忽略個別案例的差異,因此最終判斷還是要由人類來進行。

創新與監管的平衡

舒爾茲同時認為,透過白碳、綠碳和藍碳三個類別所進行的碳信用交易,是一種對地球暖化可行的解方。針對民眾擔憂碳權交易是否能有效監管的常見疑慮,舒爾茲表示,多年來金融市場從什麼都沒有,到發展出各種交易產品並具備適應的風險管理機制,碳交易信用的監管機制建立也是絕對可行的,尤其在AI時代更非難事。

「監管機制往往對立於創新。」針對臺科大劉志成副校長對於資料隱私和監管機制的提問,舒爾茲表示,在各項規範都還沒出現的發展初期,難免會出現有心人士來鑽漏洞,而隨著技術發展,各項監管措施也會陸續推出,然而創新也可能隨之被扼殺,如何在這其中如何抓到平衡,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教育與人工智慧的交會

回應臺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EMBA執行長陳家麟教授所提問:「如何透過AI找到學生的特性,打造更好的教育型態?」舒爾茲表示,過去的教育很仰賴老師協助,但現在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變得很容易,因此未來的教育型態會很不一樣,教師必須瞭解學生們的需求、訓練學生觀察資料中不尋常的部分,以及讓他們學會主動提出問題交流,藉以獲得更多專業知識。

印副校長進一步向舒爾茲提問,AI時代下是否有什麼好的考試替代方式,以避免抄襲狀況。舒爾茲舉出自己擔任老師時的做法,他會先花15分鐘教完考試的內容,滿足只想獲得一個不錯的分數跳到下一節課的同學;接著,開始討論理論發展重要的內容;最後則留下沒有完整答案的問題,歡迎有興趣的學生到辦公室一起深入討論,刺激彼此的創造力。這樣的安排是為了符合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人教育期待,也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榮譽教授麥倫.舒爾茲在臺師大向師生及金融界貴賓演講。
印永翔副校長(右一)主持綜合討論,與談人麥倫·舒爾茲(中)、臺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左一)、臺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EMBA執行長陳家麟教授(左二)、臺科大劉志成副校長(左四)。

AI能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現場觀眾引用同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的觀點:「壟斷者是自然保育者的朋友」,詢問舒爾茲,若未來可生產能源過度生產,以致低價浪費時該如何是好?如何在多重目標間選擇一條收益平衡成本的道路?舒爾茲回答,數學中,選定一個目標函數後會對應一些限制條件;確定目標之後,需要進一步思考這些限制條件的來源,以及如何降低影子價格。他強調,無法同時瞄準過多目標。

回應臺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發問「AI是否能協助解決社會問題?」時,舒爾茲表示,「我們的社會中,經常出現經濟成長與重新分配的討論。一部分人專注於經濟成長,另一部分則關注重新分配,而重新分配的核心便是協助弱勢群體。」「而人工智慧能夠更快速地幫助我們分析選擇的社會效益與社會成本。」

面對觀眾提問如何看待美國總統川普裁撤教育部一事,舒爾茲表示,新政府想要帶來改變是很正常的,但改變並不容易,就好比我們整理房子時,看到鞋子很亂就一次全部丟掉,隔天或許就因發覺原本價值而想再拿回來,政策也是一樣,會需要詳細分析思考後,再循序漸進地推行。

產學交流促進專業對話

本次專題演講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台新金控及國泰金控等單位協辦,共同促進產學交流,深化專業對話。(撰稿:校園記者社教114周景嵐/攝影:張適/核稿:胡世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