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學生的永續足跡: 探索都蘭,見證永續與在地創生的跨文化對話 12 月 17, 2024 In : SDG11, SDG9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在國際事務處處長劉以德教授帶領下,30位臺師大本地與境外生一同跨出校園,前進臺東都蘭部落,與臺灣阿美族族人在文化與環境永續議題上一起探索與學習。劉以德國際長指出,「這不僅是一場文化體驗之旅,更是一次跨國的文化對話與社會學習之旅」。此次的永續足跡有來自馬來西亞、緬甸、哥倫比亞及臺灣等國家的學生,深入見證臺東都蘭阿美族原住民族文化的韌性與創新,進一步落實臺師大的永續行動與倡議!文化地景:歷史脈絡中的永續敘事 都蘭部落的地名源自阿美族語’Etolan’,意為「充滿石頭的地方」,這不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部落與土地緊密連結的文化印記。此次參與的同學們透過了解都蘭小學、天主堂及昔日糖廠的歷史,窺見部落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文化轉型,體會原住民社群如何在變遷中保存文化根源,實踐文化永續的理念。永續生活:在地智慧的實踐場域 國際事務處此次的活動更將ESG理念具象化,透過一系列體驗工作坊,展現原住民族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哲學。手工皂製作坊利用在地菸草,不僅彰顯資源循環利用,更體現環境友善的生產模式。在都蘭後山的傳統領域,參與者親手製作竹筷、竹杯及椰子碗,這些看似簡單的手作過程,實則蘊含著原住民族對於自然資源的尊重與永續思維。跨文化對話:多元共融的社會治理 在都蘭的營火晚會成為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都蘭青年透過歌曲、傳統舞蹈與烤肉、小米酒分享,不僅傳承文化,更邀請臺師大的境外與本地學生一同參與。來自哥倫比亞的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生Wendy Janneth Galeano Aunta表示,這個活動遠超過單純的文化體驗,而是一場跨國界的心靈對話。當哥倫比亞音樂響起,不同國籍的青年攜手共舞,音樂彷彿成為連結彼此的無形語言,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緊密聯繫在一起。 參與此次活動的國際青年服務隊員王宇欣深刻體會到,原住民社群並非封閉保守,而是以開放且自信的姿態與外界溝通。部落居民為保護傳統領域所展現的堅持,印證了強韌的社區治理能力,這種由下而上的文化保存模式,正是地方創生最動人的精神。 此次都蘭之旅,猶如一場文化永續與社會創新的微型實驗。透過國際學生和臺灣學生攜手的文化交流、永續教育與跨域對話,學生們共同體會到臺灣原住民族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穩健守護文化根源,並以開放包容的胸懷與外部世界進行深度對話。這種文化永續的實踐方式,不僅拓展了所有臺師大參與學生的文化視野,更展現了社區治理的智慧與韌性,為地方發展勾勒出充滿希望的全新藍圖。(撰文:華語文116劉尚玲 / 拍攝:梁逸汶 / 核稿:胡世澤)
臺師大、艋舺龍山寺、故宮三方聯手 推動宗教藝術與文物修復保存 1 月 13, 2025 In : SDG11, SDG17 同樣有百年歷史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及創立至今已286 Read More
✨「變廢為寶」的奇蹟!發揮創意 響應綠生活✨ 12 月 30, 2024 In : SDG12, SDG13 由Hoda Fakour老師授課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Introduction to Sustainable Read More
永續發展目標「淨水及衛生(SDG6)」-台北水源保護區茶產業與永續發展 12 月 30, 2024 In : SDG17, SDG4, SDG6 民國73年,為保護大臺北地區的用水水源,依據《都市計畫法》劃設臺北水源特定區,其範圍涵蓋新北市的新店、烏來、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