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合作推動語文創新 資教所創作寫作桌遊與AI敘事實踐
臺師大資訊教育研究所陳志洪教授在7月5日於教育學院大樓舉辦「讀步經典研習暨陪跑計畫成果展」,展示《數位學習與敘事》課程學習成果,並邀請種子教師分享如何將「寫作桌遊」教學應用。陳志洪教授表示:「數位敘事課程著重於遊戲式數位學習與科技強化語言學習。當科技與人文共構,學習就會真正活起來。
臺師大在跨域教學、語文教育創新、產學合作模式與數位素養融合上持續深耕,配合教育部「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積極結合人文素養與數位科技,開設七門跨域課程,致力於培育具備批判思維與創新能力的數位人文人才。
從研發到應用 科技輔助提升語文素養
臺師大遊戲式學習研究室發揮資教所優勢結合AI寫作工具、AR應用與APP平台,研發多套「卡牌寫作」教具,從「部件獸故事創作」到「讀步經典層次閱讀」,形成「卡牌寫作→卡牌創作→卡牌閱讀」的完整學習架構,並導入「雙媒材鷹架」設計理念,強調卡牌操作與科技互補,提升學生在認知、情意與態度學習。
資教所黃琪芳博士生表示:「資教所的學生有不同背景及人文底蘊,我們共同的目標就是利用數位科技,讓人文變得可視化。」文人系列桌遊,將文人境遇轉譯成圖卡結合AR,配合雙碼理論,從視覺及聽覺兩種輸入,增加學習效能。
像是「超時空座談」平台,讓古人透過科技連結重生,增加互動對話。雲林虎尾國中陳主欣老師表示,特教學生學習語文需要看得到的輔助,這次應用「議起上奏」寫作桌遊配合六頂思考帽,循序漸進了解論點與論證間的關係,最後連結生活經驗,鼓勵學生透過遊戲書寫文章。
資教所黃愛子研究生表示,教育機器人使用MQTT技術進行連線,再APP端利用NFC標籤,呈現虛實整合,增加部件獸桌遊的互動性。此外,利用桌遊卡的圖像延伸故事角色,串聯物聯網技術連結API,結合Joseph Campbell 英雄旅程12階段,再利用生成式AI共構,讓故事創作變得容易許多。 陳教授補充,課程設計從參與教材設計、教學支援與資料蒐集,並進行教學行動研究與實證分析。證實寫作桌遊對學生寫作動機、表現與自我效能具正向提升效果。
桌遊寫作扎根現場 從種子教師到教學共學社群
臺師大出版中心陳志洪主任表示,臺師大擁有課程設計與實踐的優勢,透過產學合作出版教具,再經由系統性培育種子教師推動「教得會、用得出、分享得了」模式,展現出臺師大獨具特色的語文教育品牌。陳主任指出,今年已辦理6場教師研習,參與人數超過200人,並培育出20多位種子教師。
新北市中和國中蔡金錠老師表示,今年帶著種子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與引導同儕討論教學困難點,讓教學更加順暢。陳教授補充,桌遊卡牌設計強調結構化與可操作性為學生創建鷹架,從選詞、造句、段落鋪排到文章組織,循序引導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情境中逐步完成寫作任務。
宜蘭縣順安國中陳敬恆老師表示,學生對於寫作難點包含不知道要寫什麼及不知道要怎麼寫,透過「時光快門桌遊」給予學生明確框架,再透過遊戲化教學,讓寫作變得溫暖,跨域合作資訊池富鴻老師,用AI虛擬主播讓學生的寫作活起來,增加學生成就感。
資教所以「資訊科技教育」與「數位學習」為核心,致力於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育,透過課程研發、產學合作,到教師實作與學生學習鏈結,將數位科技、人文精神與語文素養進行深度融合,讓更多教師與學生在「玩中學、學中寫」的實作歷程中,展現語文教育創新的多元樣貌與未來潛力。[資料來源:師大新聞(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