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關於我們
    • 永續倡議
    • 校長的話
    • 團隊成員
  • 永續行動
    • 永續政策
    • 大學社會責任USR
    • 臺師大淨零排放
  • 永續治理
    • 永續年報
    • SDGs in NTNU
  • 永續資訊
    • 最新消息
    • 永續課程
    • 社會實踐獎
    • 研究貢獻
    • 學院SDGs
  • 相關連結
  • English
SDG14

生科系澳門學生梁頴儀發現新水熊蟲物種「寶石棘影熊蟲」 為澳門微觀生物學研究添重要一筆

2025 年 1 月 1 日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來自澳門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學生梁頴儀,於研究期間發現了新的水熊蟲物種,命名為《Echiniscus gemmatus》,中文名「寶石棘影熊蟲」。這不僅是澳門首次記錄的水熊蟲物種,也為當地的微觀生物學研究開創了新篇章,展現澳門潛藏的生物多樣性價值,該研究成果已於12月發表於國際期刊《Zootaxa》。

命名靈感源自寶石般外觀

梁頴儀回憶,2019年返回澳門期間,她在澳門望廈山市政公園採集地衣樣本時,意外發現了這一新物種。該物種體色呈剔透的橘黃色,外形圓潤如寶石,因而被命名為「寶石棘影熊蟲」。梁頴儀表示,這一命名不僅凸顯物種的外觀特徵,也希望引起社會對澳門生態環境及微觀生物研究的關注。

水熊蟲以其耐極端環境的能力著稱,但其體型極為微小,研究難度相當高。在研究初期,梁頴儀憑藉自學和參考書籍,逐步掌握水熊蟲採集與觀察技巧,她的第一隻水熊蟲樣本,便是在臺師大生命科學系實驗室中找到的。她提到,這樣的發現為她帶來極大成就感,也進一步堅定了她研究水熊蟲的熱情。

克服挑戰完成研究

隨後,她加入林仲平教授的實驗室展開專題研究,並於大學期間持續採集來自陽明山的水熊蟲標本。暑期赴中央研究院實習期間,梁頴儀學習了DNA分子分析技術,成功填補了新種鑑定所需的科學數據。

梁頴儀克服了澳門及臺灣水熊蟲研究資源有限的挑戰,透過臺師大和中央研究院的實驗室合作,發現新種後,更主動聯繫波蘭的水熊蟲分類學專家Łukasz Kaczmarek教授及其指導,成功完成物種鑑定工作。研究過程中特別依賴 DNA 分析技術,為新種的確認提供了重要依據。

梁頴儀指出,全球已知水熊蟲超過1,400種,水熊蟲在生態系統中具有頂級捕食者的地位,其適應極端環境的能力一直是科學研究的重點。她表示,由於水熊蟲體型微小,過於細小的水熊蟲在處理過程中,增加了實驗難度,這一過程不僅考驗她的實驗技術,也使她在面對挑戰時,學會了堅持與創新。

擴展微觀生物學的研究視野

寶石棘影熊蟲的發現,有助於深入了解水熊蟲在特定生態環境中的適應性及生態角色,尤其是在城市化環境中的適應力,也為未來生態學研究提供嶄新研究視角。其研究意義不限於極端環境的生存特性,也涉及環境變化對其生態系統的影響,這對全球氣候變遷研究具有啟發性意義。

梁頴儀特別感謝臺師大生科系林仲平教授、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游智凱老師、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蔡怡陞老師,以及在研究過程中提供支持的朋友與專家。她特別提到波蘭學者、水熊蟲分類學家Łukasz Kaczmarek教授的指導和支持,對推動這項研究發揮了關鍵作用。

對未來研究的期許

梁頴儀說,這一發現不僅是個人成就,希望這項研究能激勵更多學生和學者,投入微觀生物學領域,探索未知的生物世界,相信會有更多驚喜,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她強調,科學探索永無止境,每一項新發現都可能成為未來研究的基石。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Zootaxa》「Echiniscus gemmatus sp. nov. (Heterotardigrada: Echiniscidae; the spinulosus morphogroup) from Macau, China」(超連結網址),論文全文亦可於Research Gate瀏覽(超連結網址),同時,梁頴儀亦分享了研究過程(個人FB),讓更多人了解這些神奇的微觀生物:寶石棘影熊蟲影片連結 。

水熊蟲的世界等待著更多的探索,期待未來科學界能為微觀生物研究帶來更多突破性成果。(資料來源:梁頴儀提供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https://youtu.be/S44lBwOq9ZM

來自澳門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學生梁頴儀,於研究期間發現了新的水熊蟲物種,命名為《Echiniscus gemmatus》,中文名「寶石棘影熊蟲」。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Zootaxa》。
梁穎儀過去在中央研究院實習期間發表研究報告海報
該水熊蟲在活動時的樣子,體色及形態還是很清楚
被製成玻片標本的水熊蟲標本
DNA跑膠,要用來確定是否有抽取到水熊蟲的DNA。
梁頴儀自製介紹水熊蟲的圖片和文字。

  • 生態環境
  • 研究創新

文章導覽

Previous
Next

文章搜尋

熱門標籤

健康與福祉 公平正義 國際交流 培訓增能 夥伴關係 宣傳與推廣 教學課程 校園生活 永續治理 生態環境 產官學合作 研究創新 社區參與 綠建築與文化 能資源管理

SDGs分類

近期消息

  • 從70年紮根到未來共構:教育學院三校論壇共探永續與多元
  • 臺灣愛滋防治40年歷程與展望研討會 跨領域專家共議防疫與減害新方向
  • 臺師大學生參與台聚集團實習表現優異 獲頒獎勵金深化產學合作

相關消息

SDG13, SDG15, SDG4

地理學系環境學程期末聯合成果發表會圓滿落幕

2025 年 6 月 3 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於114年5月29日成功舉辦了期末聯合成果發表會。本 […]

SDG12, SDG9

臺師大衍生新創「沛德永續」 勇奪DWP全球永續雙料大獎

2025 年 6 月 3 日

MIT驕傲!舊衣重獲新生 以AIoT打造循環經濟新典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技術移轉衍生之新創企業 […]

SDG4, SDG7

藉五氧化二鈮獨特化學特性 化學系王禎翰開發高倍率鋰儲存材料

2025 年 5 月 21 日

      為了追求淨零碳排,世界各國正積極尋找新的替代能源,而「鋰電池」正是電動車與儲能系統的核心動力來源。 […]

  • 106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02)7749-5615
  • sdgs@ntnu.edu.tw
Facebook-f Instagram Youtube Linkedin

永續發展中心

  • 永續倡議
  • 校長的話
  • 團隊成員
  • SDGs in NTNU

永續計畫

  • 永續政策
  • 大學社會責任USR
  • 淨零排放

永續成果

  • 中心成果
  • 社會實踐獎
  • 研究貢獻
  • 學院SDGs
  • 永續年報

相關資訊

  • 永續課程
  • 相關連結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發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