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院EMBA校友會邀友達光電彭双浪董事長 暢談企業轉型與永續創新 校友及師生深受啟發
彭双浪董事長:「洞見未來,超前部署」—領航友達光電轉型,開啟永續創新篇章
在全球產業快速變動與AI技術加速演進的時代,企業如何洞察趨勢、提前布局、實現永續創新?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EMBA校友會第三屆理事長翁如玉學姐特別邀請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蒞臨,主講「洞見未來.超前部署」。4月20日當天,EMBA師長與校友雲集,包括管理學院蔡蒔銓院長、林舒柔副院長及王仕茹老師以及校友會第四屆新任理事長龍筱芬學姐偕校友會成員,展開一場關於企業轉型與領導哲學的深度交流。
危機轉型,實踐循環經濟
演講中,彭董事長以2004年震驚社會的「霄裡溪污染事件」為例,分享友達如何從社會輿論壓力中「化危機為轉機」。1999年霄裡溪污染事件,在上游設立LCD面板廠的友達難以自外其中。面對爭議,友達並不迴避,而是積極展開整治行動,並於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製程廢水全回收、零排放」的重大工程,徹底杜絕污染。其後,更以此為基礎投入研發水資源循環技術,後續成立環境技術子公司「宇沛」,以專業水處理與循環經濟為核心,成功轉型為環境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成為臺灣科技業落實ESG與永續發展的典範。
雙軸轉型,提升經濟與產業韌性
針對企業面對的挑戰,彭董事長以自身於2012年臨危受命、接任董事長一職的歷程為引,分享他如何在企業連續兩年虧損高達1,150億元的困境下,推動雙軸轉型與價值升級,帶領企業邁向連續六年獲利。彭董事長提出友達的「雙軸轉型」策略:一軸為技術創新、數位轉型與人才發展,另一軸為公司治理、危機應變與ESG落實。包含成立技術諮詢委員會與數位委員會、投入逾百億研發資源、開發Micro LED與AI視覺技術、建構「友達大學2.0」學習系統,以及攜手頂尖學府推動產學合作,積極培養跨領域人才,均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8促進「高附加價值與勞動密集產業」、「創新升級與就業創造」等。
永續經濟與人文領導:產學合作新契機
他語重心長地指出:「變化不是選項,而是常態。風險已是日常,彈性才是真本事。」他亦強調,面對AI浪潮的來臨,「AI不是終點,而是工具,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善用AI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產學攜手,共創未來
本次講座呼應本院的使命—培育兼具永續意識與以人為本的未來領導者,同時也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 8「優質工作與永續經濟成長」。透過EMBA校友會所提供的交流平台,未來管理學院將與友達光電展開更多在實習、就業及研究方面的合作,共同厚植臺灣管理與科技人才的國際競爭力。
此外,管理學院致力於培育國際菁英,研究所設有全英學程,2025年起也開設企業管理學系英文組(BA-ETP),期望未來與產業界攜手回應全球化時代對全球管理人才需求。[資料來源:師大新聞(管理學院孫嘉婕提供 / 編輯:胡世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