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街11號古蹟迎上樑 展現歷史與再生

福州街11號古蹟迎上樑 展現歷史與再生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5月13日舉辦福州街11號劉真校長故居上棟儀式,臺師大吳正己校長、印永翔副校長、米泓生總務長、廖學誠圖書館館長、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康敏平主任、胡宗雄建築師和財茂營造林宗賢董事長等貴賓,共同祈求建築物竣工平安順利。

        這棟建築的創建年代約為1920~1930年,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尾辻國吉技師所設計興建的自宅,後由臺灣省政府所有,曾作為臺師大劉真校長宿舍,民國95年移交臺師大管理,為臺北市少見的二樓日式住宅,具有獨特的建築形式,入口門柱型式特殊精緻。

        因房屋老舊受損,在臺師大及財團法人劉真先生學術基金會的支持下,「市定古蹟福州街11號修復工程」自民國109年起規劃設計,如今終於完成主體結構的修復,舉行隆重的上棟式,也就是俗稱「上樑」儀式,不僅是修復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象徵著建築物即將完工。

        因應本建築採日式風格設計,並在校友與建築師的建議下,校方特別舉辦傳統日式「上棟式」祈福儀式,為建築工程祈求平安順利。儀式由來自日本四國愛媛縣的石鎚神社主持,並由臺灣日本神道崇敬會陳凱鈞先生及其師傅團隊擔任神職,依循傳統神道儀式進行。儀式開場由神主敲響太鼓,象徵通知神明降臨,並進行修袚與清祓儀式,為奉納物與現場環境進行淨化。在神主頌讀祝詞、獻上供品後,吳校長代表主持「棟打之儀」,象徵建築堅固長久,並由各單位代表依序獻上玉串,虔誠參拜。儀式最後以撤供、送神及共飲神酒等程序,圓滿落幕。

        吳校長致詞提到,這棟古蹟歷史悠久,從日治時期就存在至今,臺師大第四任校長劉真也曾在這裡居住過。自從他2018年接任臺師大校長,就開始籌劃這棟建築的修復,歷時七年多的工程,如今終於要完工。吳校長感謝協助修復過程的職員及舉行儀式的神主們,希望日後這個古蹟可以做最好的用途。不論是臺師大傑出校友活動、各學院活動或市民休憩場所,期望這棟古蹟可以繼續發揮它的延續價值。

        胡宗雄建築師娓娓道出這棟建築的歷史,其實大有來頭。起初為日治時期總督府技師(建築師)尾辻國吉興建,為自家住宅用途;因此相較日本政府蓋給日本官員的日式宿舍,少了許多面積及格局的規範。因為尾辻國吉有多個小孩,現在看到的大庭院,曾經作為自家的兒童遊樂場。

        他說,這棟建築的特別之處在於,雖然保存許多日式建築特色,卻也很好地適應臺灣風土。臺灣比日本潮濕、多雨,也經常有白蟻出現,這棟建築採用地坪抬高的方式,把日本原本落地的土間改成架高形式,並用混凝土及瓷磚等建材墊在下面。除了可以通風,也可以直接排掉潮氣,減少白蟻入侵房屋的機率。

        過去的時代,因為土地資源豐富,很少見到兩層樓的日式建築;然而,這棟日式古蹟卻擁有兩層樓,在臺灣數量極為稀少。胡建築師提到,在修復這棟建築物時,他們儘量以最大程度保留舊格局。劉真校長居住時就已有多處更改,以符合他們的生活需求;但這次修復,胡宗雄建築師團隊也只改變廚房、浴室、廁所的佈局,其原先構造、形式都仍保存完整。因此雖然這棟建築歷經歲月洗禮,卻也能從它現在的樣貌,窺見其過往、感受它的歷史風韻。 (撰文:校園記者英語115王姿晨 / 攝影:張適 / 核稿:胡世澤)

吳校長感謝協助修復過程的職員及舉行儀式的神主們,希望以後這個古蹟可以做最好的用途。
因應本建築採日式風格設計,並在校友與建築師的建議下,校方特別舉辦傳統日式「上棟式」祈福儀式,為建築工程祈求平安順利。
與會師長貴賓合影留念。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