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2018年全國首創「PASSION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致力於培育兼具專業及熱情的師資,為偏鄉提供高品質且穩定的教學服務。創設五年來,已培育350位修業生,並有86位結業生完成學程認證,其中約有三成的結業生,散布全臺擔任正式或代理教師,甚至進入偏鄉服務。另有部分結業生,透過PASSION學友會的連結,參與偏鄉教材教法的研發,以及與在地基金會合作,提供教學服務,持續以教學專業貢獻偏鄉教育。
2021-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有的入鄉暑期實習,調整為遠距線上的形式,邀請先前已完成暑期及遠距實習的學生組成共備社群,依據實習的教學經驗與學程教學模組,設計符合暑期實習的線上課程,並為暑期實習生開設線上教學工作坊,為其遠距教學實習做足準備。
2023年,睽違兩年的時光,PASSION暑期實習再度進入偏鄉場域,為偏鄉學生開設中小學銜接課程。今年7月共有35位大學生,進入花蓮及臺東7所國中(美崙、萬榮、玉東、東里、富北、富里、海端),服務54位中學生。修業生以兩至三人共同經營一個班級,在暑期三週的密集課程中,透過跨科、跨班的共同備課,提供高品質的教學服務。
每一學科在暑期授課期間,均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如國文閱讀方面,能夠應用閱讀策略理解文本,以及運用概念圖整理文本重點;英語方面,則能夠利用字卡掌握拼音規則、學習單字,以及透過大量對答練習熟悉文法句型;數學方面,透過活動及遊戲,熟練正負數運算規則。並於課程尾聲,透過多元的成果展活動,驗收暑期三週的學習成果,包含以概念圖統整文本說明重點;以小組競賽形式驗收拼音、單字及句型;以計時賽形式,驗收數學概念及計算,讓學習表現,並不僅僅呈現於紙筆操作上,更延伸至同儕合作、互動表達等多元層面。
偏鄉中學生在三週課程結束後,篩選前測學習成就表現最落後的10名學生,在前後測難度一致的情況下,國英數平均分別進步8.5分、14.6分、14分。
在中學生的問卷中,也反映了暑期課程對於他們在學科上的幫助。在量化回饋中,國文閱讀,「我知道怎麼使用概念圖(如:火車圖、六何法等)說出故事大意」,從前測49%,提升至後測90%;「我能夠知道書本或故事想要傳達的重要意涵」,從前測71%,提升至後測83%。英文科,「英文課提升我對英文的自信」,從前測55%,提升至後測81%;「我想要多學一些英文單字」,從前測58%,提升至後測79%。數學科,
「我很喜歡學習數學」,從前測43%,提升至後測77%;「上課時,我很容易可以了解講解的內容」,從前測49%,提升至後測73%。在整體學習上,「學習對我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情」,從前測61%,提升至後測83%;「我對於目前學習表現很有自信」,從前測50%,提升至後測83%。在質性回饋上,中學生也提到三週課程中,在各科的收穫,包含在國文閱讀方面,「能閱讀很多書,平常我很少看書,看完了這三週的書,我感到很有成就感」、「能很熟悉的完成火車圖,讓我更準確抓重點」;英語方面,「不再對英文排斥」、「英文真的很好玩,老師也很認真教我們,英文最好玩,學到了很多不同的句子、單字」;數學方面,「能在課堂上學習一些有關數學的遊戲,我覺得這樣學得很快也比較容易了解」、「本來不會的分數,現在都會了」。
修業生在沉浸式的教學實習,以及實際經營一個班級後,無論是對於偏鄉教學現場的認知、教學策略的熟悉、班級經營的掌握,均有大幅的增進。在問卷量化回饋的自我評估中,「我具有教學現場實際觀察與反思之能力」,從實習前的61%,提升至實習後的94%;「我善於營造班級的學習氣氛」,從實習前的27%,提升至實習後的73%;「我能了解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並有效地進行教學」,從實習前的58%,提升至實習後的85%;「我具有偏鄉教育教學專業知能與素養」,從實習前的64%,提升至實習後的91%。
在質性回饋方面,修業生深刻體認到專業能力的重要,如「我發現單只有對學生的熱情是不夠的,必須在備課、專業能力上不斷精進自己,才可以確保自己和學生都在彼此相處的期間有更多的收穫,也能建立更長遠的關係。」親身體驗到偏鄉教育環境的現況,如「在偏鄉教育的議題下,我們以USR的方式來服務,更了解到除了經常被提及的資源分配不均以外,更多的是來自於就學距離、家庭結構、與教師流動率。因此,這個議題也才需要投入熱情、堅持,小小的但持續的水滴,終也能夠鏤刻穿石。」體驗到共備社群的力量與重要性,如「體驗到共備社群的力量,每天下午和同科或同班的同學一起討論當天的學習狀況,隔天的課程和活動設計,在下午的時間有好好的被增能,也一次看見不同班的狀況和運作,可以說是一次入校,三倍體驗。」以及對於未來選擇教職與教師定位的思索,如「最大的收穫是對自己的未來有更明確的方向!一開始是帶著不安和迷惘出發,但經過三個禮拜的教學,同時也在自我認識,之前一直很猶豫要不要當老師,也不知道何謂教學熱忱,但在三個星期過後,我對當老師有不同於以往的感受,也認為可以試試看,往老師之路邁進,本來就對偏鄉教育感興趣,這次體驗,也讓我更看到實際教育現場,對我來說真的是很棒、很值得的一次經驗。」
在整個暑期實習結束後,修業生總結對於PASSION精神的定義:「我覺得PASSION精神是本於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偏鄉的愛,願意在此付出心力、時間、體力,將自己所有的(專業、價值觀、心)帶給這群孩子。而後在其中看見/經歷生命影響生命,在相互的給予和反饋中,激盪出更多的熱情,如此,形成愛的循環。」
PASSION學程的總召集人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最後也勉勵修業生與中學生:「我相信這個對大家後續的發展,還有對自己的生涯的看法、人生的哲學都會有很大的淬鍊的作用,會成為你們一輩子非常難忘的回憶。我們也要特別感謝我們小朋友,他們冒著風雨來上課,我相信這三個禮拜的學習對你們後續銜接國一的課程,甚至往後對國二、國三的學習科目,也有一些新的看法,對學習沒那麼的排斥,更加的去喜歡,然後學得更好。」
計畫共同主持人胡翠君教授也感謝在地夥伴的支持:「臺師大這幾年其實一直在努力做大學實踐這件事情,其實我們是需要地方夥伴的支持的,我們在花蓮這幾年下來,我們有非常強力的在地夥伴。如果今天沒有在地師長的一個成就,一個陪伴、一個扶助,我們其實沒有辦法落實這樣的一個計畫。這個計畫其實對我們大學生來講,會是整個人生上面一個幫助他們去思考、幫助他們轉捩的一個很好的契機與機會。」
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是近十年來大學重要的發展方向,臺師大除納入校務發展的方針外,亦透過不同的USR計畫積極實踐,而「PASSION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所屬的「深耕偏鄉教育計畫」,更是耕耘逾五年,期間不僅積極培育優質的偏鄉教育人才,更將觸角延伸至在地人才培育,與偏鄉學校、基金會等合作,持續拓展服務的廣度與深度。未來將持續朝向國際化與永續化的方向發展,為全球所需之處遞送「優質教育」的服務。(資料來源: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