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名跨科師生從「人」出發 共同思考《大學之道》

250名跨科師生從「人」出發 共同思考《大學之道》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2月8日辦理「《大學之道》跨領域探究與融整發展」學生期末成果展暨工作坊,由臺師大總務處與地理學系、歷史學系、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設計學系的八位師長、250名學生,以人本的角度提出「臺灣大學系統」(臺師大、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通學路徑的問題與永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大學之道》跨領域探究與融整發展計畫」由地理學系蘇淑娟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聯合其他各系師長擔任共同主持人,以跨科、跨領域的社群組成進行教學規劃與設計,透過觀察與現勘、探究使用者經驗、檢視都市地景、交通規範與文化等實踐,以《大學之道》相關的案例探究,於大學入門、文化地理學、商業空間設計、會領域概論課程以及通識的SDGs in daily life課程中,甚至偶以混班授課方式,引導並支持學生思考探索校園周遭通學路徑上的各種議題與問題,啟發學生思考符合「低碳、安全、便捷」的綠色解方。

        蘇教授提到:「每個人、每個社區都需要因應環境變遷。」《大學之道》接近3年前由師大提出、並受到臺灣大學系統的友校支持,期間歷經不同學生團體的參與與認識,但一直未形成主流與大風氣,如今融入高教深耕的校內種子計畫之支持,學生得以透過學習認知大學環境與大學城、並以海報呈現理想通學路徑沿途的各種社會、經濟和環境相關的生活機能,甚至可以關心文化路徑和文化地景,以具體行動回應2030永續發展目標。她希望該路徑由步行、單車去串連臺北城南的大學城,讓大學城的校園能反映學生和社區的生活、生態以及商店的生計,使SDG目標的有品質的教育具體落實在臺北城南。

        學生海報展和教師的工作坊講演內容,表現多元議題與有趣的觀察,不但培養學生從自身出發去關懷大學生活環境,也實作培養多元能力。例如,地理學系李宗祐副教授與洪立三副教授,分別從人文與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兩位老師提到,學生在乎「食」與「行」,關注甜點、拉麵、咖啡廳、UBike分佈、能快速取餐的店家,甚至是紅綠燈秒速,並實際運用熱像儀、空氣盒子(簡易空氣品質感測器),蒐集街道的陰影比例、污染源與土地利用情形。透過「幫道路評分」進行有目標的學習,深化環境觀察、溝通協調、繪製、研究等能力。

        地理系王文誠教授在工作坊強調:「我們忘了人,才是重要的核心。」他點出行人的安全與舒適移動在過去被忽略,所以他建議朝向「步行口袋空間」進行環境改造。設計學系長友大輔助理教授引領學生上台分享,師生透過善用本校在青田街的「臺灣設計口」博物館,進行因應通學環境的空間再設計,讓民眾與師生得以在其設計的交流空間中放鬆與舒適交流。地理系許嘉麟專案助理教授則分享自身透過演講及工作坊,帶領了解文化空間背後權力的建構。

        就大學之道的教學與學習認知而言,公領系王錦雀副教授指出:「大學社區化、社區大學化」是關鍵,她提及學生成果不但融合不同學科專業的視野,也是從大學社區的視野實踐永續的生活運動,王老師更期待學生透過思考在大學城內生活的點、線、面的各種議題之關懷,能更全面的與社區成為一個協作小社會,以促進社區環境之優化,不但不干擾社區,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與會師生合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2月8日辦理「《大學之道》跨領域探究與融整發展」學生期末成果展暨工作坊。
「《大學之道》跨領域探究與融整發展計畫」由地理學系蘇淑娟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

       受邀參與本活動的臺科大城南學院不但表達對《大學之道》的支持,其通識教育中心黃信洋助理教授表示,透過《大學之道》對生活、生態、生產的環境結合,可以從各種永續的方向找到城南的文化價值,他更指出,《大學之道》是臺科大目前推動的《城南學院》之文化動脈。最後,蘇教授於受訪時指出,學生能關心在地、從大學生活中學習,將來畢業就可以將經驗與技能帶回自身的家鄉,以人為本的交通就可以遍地開花;臺灣大學系統三校師生應該重視這計畫,進而朝型塑「生活的博物館」方向邁進。(撰文:實習記者社教116梁朝勛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鄧麗君 )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