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與耶魯大學跨國研究 親子共讀強化嬰兒大腦預測力

臺師大與耶魯大學跨國研究 親子共讀強化嬰兒大腦預測力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暨美國耶魯大學合作成立「大腦發展與學習聯合實驗室」,10月17日發表跨國研究成果,研究團隊突破性發現,6個月大的嬰兒,大腦預測訊號愈強,在12個月大及18個月大的口語詞彙就愈多,而親子共讀將能強化嬰兒的大腦預測力,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高影響力的國際期刊《Brain and Language》(大腦與語言)以及《PLOS ONE》(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

認知神經科學實證結果 共讀提升語言發展 大腦預測力是關鍵

        計畫主持人臺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王馨敏副教授表示,大腦無時無刻都在針對周遭環境進行預測,跨國團隊以臺灣嬰兒為研究對象,讓嬰兒反覆學習「聽到聲音就會看到圖片」的對應關係,之後,在測試階段隨機省略原本應該緊接著聲音出現的圖片;在此同時,以「功能性近紅外光光譜儀(fNIRS)」收集負責處理視覺訊息的大腦枕葉神經活動。研究顯示,因為嬰兒大腦能夠預測圖片會緊接著聲音出現,所以即便圖片沒有出現,枕葉也會產生神經活動,團隊稱此神經活動為大腦預測訊號,顯示嬰兒的大腦預測力。

        共同作者也是聯合實驗室成員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亞斯林(Richard Aslin)表示,這項透過fNIRS進行的神經科學研究,除了發現6個月大嬰兒的大腦預測訊號越強,在12個月大以及18個月大的口語詞彙就越多,更突破性的發現,早期親子共讀促進語言發展,而大腦預測力關鍵性地強化了這個連結。

        王馨敏副教授認為,共讀能夠刺激大腦預測力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首先,即使在與不太會說話的嬰兒共讀時,成人還是會以預測性的問題和嬰兒互動,例如:「接下來我們會看到什麼動物呢?」,繪本提供訊息結構化的情境,讓孩子的大腦能夠在此情境中反覆練習預測新訊息。

        其次,共讀也提供互動輪替式的情境,互動輪替時,雙方必須不斷預測彼此的思想行為並提前準備好對應方式,才能在對方停頓時做出即時回應,共讀讓嬰兒有更多機會進行互動輪替。

        也是計畫成員的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表示,過往比較從臨床的角度來研究嬰幼兒大腦發展,要提升嬰幼兒認知能力,教育領域學者也應該著手從事神經科學研究。曾院士也提及,目前聯合實驗室在臺北和宜蘭都有研究的空間,也正與「愛的書庫」合作在南投建置實驗空間,研究網絡將遍及臺北、宜蘭、南投、嘉義、澎湖、花蓮等地區,期盼未來結合這些研究網絡,收集來自於不同區域的嬰兒大腦資料進行比較。

        專程來臺出席記者會的哈斯金實驗室主任肯尼斯皮甫(Kenneth Pugh)表示,聯合實驗室成立至今3年,這項研究成果是神經科學研究與教育研究雙向鏈接的第一步,期許聯合實驗室也能連結基因的研究,從環境、基因、早期認知神經發展對嬰幼兒發展有多面向的了解,這已經是國際的研究趨勢,相信很快可見到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成果在教育現場的應用。

        臺師大吳正己校長表示,儘管因為新冠疫情,國際學術合作受到許多阻礙,但臺師大的國際合作研究不因疫情而中斷,聯合實驗室今天的研究成果就是一個例子。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在口語以及閱讀研究極具國際知名度,其合作網絡涵蓋全球數十個國家,這個聯合實驗室將會成為臺灣跟全球口語以及閱讀研究連結的核心運作單位。

        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表示,目前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兒童掃盲計畫主席(UNESCO Chair on Inclusive Literacy Learning)海基利蒂寧(Heikki Lyytinen)敎授正在許多低度開發國家進行該地區語言的掃盲計畫,推廣的地點包括北非和南美。臺師大在教育部深耕計畫的頂尖中心計畫支持下,在華語文的科技教學部分有著突破性的進展,臺師大將運用相關科技與美國耶魯大學、聯合國文教組織共同努力進行全球掃盲以及提升非英語系國家國民英語能力。(資料來源: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 / 攝影:林靜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臺師大暨耶魯大學發表跨國研究成果,從左至右依序為臺師大人發系王馨敏副教授、宋曜廷副校長、美國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主任 Prof. Kenneth Pugh、臺師大吳正己校長、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UNESCO Chair Prof. Heikki Lyytinen、臺師大教育學院田秀蘭院長。
實驗過程
實驗過程以手指謠吸引寶寶注意以調校訊號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