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搭上永續列車 學生晉升綠金人才

臺師大搭上永續列車 學生晉升綠金人才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遠見雜誌9月份出刊「2024研究所指南」特輯,在ESG永續浪潮下,以「臺師大搭上永續列車 文組生晉升綠金人才」主題,介紹「環境教育所」更名「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簡稱永續所),今年首度以嶄新名字招生,課程設計融入更多永續、碳管理相關課程。

雜誌全文如下:

聚焦核心「三氣」,縮短學用落差

        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布《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定義「永續發展」目標。同年,台灣解嚴、成立環保署。1993年,臺師大在教育部及環保署倡議下,成立國內第一個環境教育研究所。30年來,全台環境教育研究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隨著環境方法學大幅普及,相關科系也難逃整併、改名命運。

系所更名,「天氣、人氣、地氣」需兼備

        作為「育才的最後一哩路」,臺師大環教所著重人才培養,還負責對政府機關、學校教師、政府投資50%以上的基金會及公民等,進行環境教育講習,擔任政府與民間的橋梁。在ESG永續浪潮下,2022年獲教育部核定,所名改為「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簡稱永續所)。今年首度以嶄新名字招生,課程設計融入更多永續、碳管理相關課程。身為全台第一個名稱有「永續」的獨立系所,更名後多了哪些特色優勢?如何培育符合社會趨勢需求的人才?

        全球永續意識高漲,企業逐漸將ESG奉為圭臬。不僅友善環境,也注重社會治理,更出現永續長、碳管理師、碳盤查顧問等新興職位。臺師大環境教育與永續管理所所長方偉達認為,環境教育固然重要,但在社會氛圍和國際情勢下,勢必要轉型。

        方偉達提到,臺師大永續所核心在於「三氣」,氣候變遷影響世界甚鉅,是師生應了解和關注的議題,是謂「天氣」;所上學生有實習課,例如到政府機構、民間企業擔任講師進行環境教育培訓,與人互動,傳遞環境知識,就是「人氣」;將永續經營、環境教育理念深入各治理階層,發揮社會影響力,就是接「地氣」,要如何讓刻在象牙塔的理論觸及到產業層面,並產生連結,他坦言「是我們的挑戰」。

1993年,臺師大在教育部及環保署倡議下,成立國內第一個環境教育研究所。
臺師大環境教育與永續管理所所長方偉達。

        在永續所任教十餘載的教授葉欣誠分享,過去學生畢業後投入職場,從事環境教育師、自然生態解說員等,「十多年後只有年齡變大,薪水職稱都沒變。」這讓就讀環境教育的學生感到灰心,許多人工作三、五年紛紛轉行,不論個人投入或職涯都很難永續發展。而葉欣誠一語道破,「這就是因為環境教育之於社會需求,沒有形成一個專業,需要有載體與社會產生較密切的連結。」

        環境教育法實施後,攻讀環境教育的人數隨之增加,但政府每年斥資約10億的教育基金,補助環保相關NGO和機構,更導致環境教育被視為普及的知識。好在近年ESG蔚為風潮,環境及永續等相關科目,逐漸找到大展身手的舞台。

教學重永續管理,陸續納入跨域課程

        環教所名稱調整後,分成環境教育組和永續管理組。早在2017年,ESG尚未成為顯學時,臺師大就已洞察先機,在所內開設「企業管理與永續發展課程」。

        如今,課綱部分增加更多永續管理課程,例如環境經濟學、會計學、碳匯管理等橫跨文理組的課程規劃,招聘管理、環境經濟等方面師資,亦邀請對處理核廢料等能源議題有所研究、濕地復育相當有經驗的美國賓州大學教授Ben LePage擔任客座教授,拓寬國際視野。

        方偉達大學時曾是社會組,就讀地政系,研究所又跨到自然科學領域,鑽研環境規劃、海岸濕地保護復育等,文、理背景皆有的他認為,永續所雖規劃在理學院,實際上是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除了使用量化,也有訪談的質化研究。他也指出學生的組成比例,自然組與社會組大約是1:1,再加上未來有更多跨領域課程,永續所的門檻,並不如大家想得高。

        方偉達表示,大企業愈來愈重視跨域人才,也意識到可以為公司帶來更好的成長,像是幾個知名國外企業的營運長都由文科人擔任,因此,修讀人文社科也相當具有優勢。

        而永續所培養具備綜合知識和跨域能力的環境教育、永續管理專業人才,期許為世界永續發展目標帶來重大貢獻。(資料來源:遠見雜誌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