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關於我們
    • 永續倡議
    • 校長的話
    • 團隊成員
  • 永續行動
    • 永續政策
    • 大學社會責任USR
    • 臺師大淨零排放
  • 永續治理
    • 永續年報
    • SDGs in NTNU
  • 永續資訊
    • 最新消息
    • 永續課程
    • 社會實踐獎
    • 研究貢獻
    • 學院SDGs
  • 相關連結
  • English
SDG11

「大學之道」打造三校間通學單車道 300位師生騎單車河岸會師 臺大系統攜手北市府共創優質大學城

2024 年 6 月 4 日

臺大、臺師大和臺科大等國立臺灣大學系統三校共6萬多名學生,累計近10萬人次跨校修課,還能跨校雙主修、輔系,因應校際通勤需求與日俱增,共同倡議「大學之道」通學單車道行動,臺大系統選在6月3日世界單車日,300多位師生騎單車各從三校校區出發,集結在古亭河濱公園,三校副校長帶領師生呼口號,並和臺北市政府代表、社區鄰里長簽署宣言,期盼早日讓三校學生騎單車跨校上課時,就能享受節能減碳、健康又安全的通學路。

近幾年,節能減碳蔚為潮流,單車不僅是穿梭巷弄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在國際間更是一種時尚潮流,一種實踐環保的態度。最近,騎著YouBike在大街小巷趴趴GO,也已成為臺北尋常的街頭風景,更為臺北塑造出國際化氛圍。

地球暖化、能源短缺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而乘坐公車、捷運、微笑單車等公共運具,則是臺北人愛地球、實踐低碳生活的方式之一,位在臺北市大安區的臺大系統,也有越來越多大學生覺得,到另一校上課不容易找機車位,選擇以單車代步,行車速度雖然慢了下來,卻有機會看見以往不曾留意的美景,也可以達到運動效果。

不過,騎單車在人行道上,人車爭道,在汽機車多的大馬路上踩單車,又險象環生。為了使三校師生通學更安全,並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臺大系統三校於2022年結合產官學界專家,規劃三條別具特色的單車道,分別是沿著河濱公園,具自然生態的河岸單車道,穿越古亭及公館商圈、具人文景色的熱鬧單車道,以及途經新生南路的社區商店、都市古蹟騎行的簡單單車道。

臺大系統三校期許透過單車道的設置,讓跨校選課的學生能有更多元的通勤選擇,推動低碳通學路線,減少公共運輸及汽機車的污染,更帶動社區經濟與特色發展,提升在地生活環境。

在臺師大總務處的統籌規劃下,「臺灣大學系統大學之道單騎河岸會師」6月3日上午登場,三校約300輛單車浩浩蕩蕩從各自校園出發,包括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劉嘉祐副處長、黃皇嘉副總工程長、臺師大副校長印永翔、臺大丁詩同副校長、臺科大劉志成副校長、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分署許如慧秘書、大安區錦華里溫美珠里長、溫美玲鄰長等師長貴賓共同參與,最後集結在古亭河濱公園,場景壯觀。

現場可以看見不少師生悠閒踩著單車,欣賞沿途河岸風光,感受,體驗到舒適安全的單車生活,也共同呼口號「低碳通學,發展永續環境」、「再啟城南,深化知識動能」、「跨域協作,提升生活品質」、「友善在地,落實社會實踐」、「拓展經驗,促進交通韌性」。

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表示,臺北市有完善的公共運輸路網、平順舒適的人行道、便利的公共自行車系統,盼未來規劃「大學之道」單車道後,少了汙染,多了健康,讓三校學生跨校上課更安全,假日則可以騎單車悠閒逛市區,用慢速體驗臺北的多樣風情。

印永翔還說,為了提倡大學之道的設置,早在108年提出這項提議時,便獲得三校系統高度重視,但隔年疫情嚴峻,遭遇重重困難。學校保護學生安全的同時,里長與交通管制工程處也給予很多協助。令他感動的是,所有人都是騎車或走路來,呼應了節能減碳。他希望未來大家都能持續響應這個活動,為這個城市留下美好記憶,不要在移動時留下負擔。

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劉嘉祐副處長致詞表示,今天6月3日是世界自行車日,今天活動除了響應大學之道,同時慶祝這個特別日子。他表示,大學之道歷經市府與學校、鄰里、公部門多次會勘,排除重重阻礙,就是希望打造一個安全、友善的自行車環境及步行空間。

他說,近年市府通過臺北交通安心行的計畫,檢討行人及自行車安全,目前規劃拓寬師大路的人行道,並於臺大周邊設置彎曲道路及減速坡來打造交通友善區,希望這些措施能更改善三校之間的通學環境,一同努力打造優質大學城。

臺大丁詩同副校長表示,他沿路一邊騎車,一邊聊天,發現近年來河濱公園環境改善非常多,整條路徑親近人群及大自然,有賴於政府及鄰里對於道路及下水道的改善。他說,近年來三校系統跨校課程增加,師生們的移動更加頻繁,天天騎單車工作的他,鼓勵師生多使用校園周邊的YouBike微笑單車,除了能促進身體機能,移動也更加快速,更能讓碳排量越來越少。

臺科大劉志成副校長最後總結,非常感謝臺師大發起這項活動,除了響應大學之道外,學校也藉此機會來到有山有河的河濱公園,慶祝臺科大50週年校慶,學生會長也率領20多位學生參加。他盼望未來三校能共同發展人文、歷史、自然及綠色科技,讓環境更加美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組成的國立臺灣大學系統,期盼未來在公部門的協助下,將路線擴及到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立大學、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商業大學等鄰近學校,共同提倡低碳韌性的交通運具,並連結在地人文特色,打造安全舒適、永續經濟的優質大學城。(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系116陳俞辰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大學之道河濱單車會師宣言

1.臺灣大學系統師生願以低碳韌性的交通運具通學,貢獻都市環境。
2.善用大學城通學環境,啟發結合在地需求的知識生產。
3.以跨域的知識協作與生產,提升大學城生活品質。
4.結合權益關係人,落實大學的社會實踐。
5.以大學城交通經驗,豐富對都市交通韌性發展的想像。

更多照片可參考:臉書貼文

臺灣大學系統大學之道單騎河岸會師」6月3日上午登場,三校約300輛單車浩浩蕩蕩從各自校園出發。
目前初步建議三條主題路線,分別是沿著河濱的河岸單車道、路線最短的簡單單車道、行經古亭與公館商圈的熱鬧單車道。未來各路線將彙整沿途行經的都市古蹟、名人故居、公園綠地、社區商店、二手書店等,進一步強化特色,不僅為低碳通學路線,更帶動社區經濟與特色發展,提升在地生活環境。
師大師生合影留念。
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帶領師生騎單車河濱會師。
與會貴賓合影留念,左起為國立臺灣大學丁詩同副校長(左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印永翔副校長(左二)、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劉嘉祐副處長(左三)、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劉志成副校長(左四)。





  • 夥伴關係
  • 校園生活

文章導覽

Previous
Next

文章搜尋

熱門標籤

健康與福祉 公平正義 國際交流 培訓增能 夥伴關係 宣傳與推廣 教學課程 校園生活 永續治理 生態環境 產官學合作 研究創新 社區參與 綠建築與文化 能資源管理

SDGs分類

近期消息

  • 從70年紮根到未來共構:教育學院三校論壇共探永續與多元
  • 臺灣愛滋防治40年歷程與展望研討會 跨領域專家共議防疫與減害新方向
  • 臺師大學生參與台聚集團實習表現優異 獲頒獎勵金深化產學合作

相關消息

SDG17, SDG4, 最新消息

從70年紮根到未來共構:教育學院三校論壇共探永續與多元

2025 年 6 月 24 日

      2025年適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創立70週年,作為長期耕耘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學術重鎮,教育學院 […]

SDG17, SDG4, 最新消息

2025科學探究競賽生活化探究開創新局 跨域合作打造全民科學力

2025 年 6 月 16 日

      「2025年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總決賽於6月14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盛大展開,來自 […]

SDG17, SDG9, 最新消息

管院EMBA校友會邀友達光電彭双浪董事長 暢談企業轉型與永續創新 校友及師生深受啟發

2025 年 6 月 13 日

彭双浪董事長:「洞見未來,超前部署」—領航友達光電轉型,開啟永續創新篇章       在全球產業快速變動與AI […]

  • 106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02)7749-5615
  • sdgs@ntnu.edu.tw
Facebook-f Instagram Youtube Linkedin

永續發展中心

  • 永續倡議
  • 校長的話
  • 團隊成員
  • SDGs in NTNU

永續計畫

  • 永續政策
  • 大學社會責任USR
  • 淨零排放

永續成果

  • 中心成果
  • 社會實踐獎
  • 研究貢獻
  • 學院SDGs
  • 永續年報

相關資訊

  • 永續課程
  • 相關連結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發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