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SDG 14

SDG14 促進海洋生態

14.2.1 淡水生態系統(社區外展) Fresh-water ecosystems (community outreach)

14.2.2 可持續發展之漁業(社區外展)Sustainable fisheries (community outreach)

14.2.3 過度捕撈(社區外展) Overfishing (community outreach)

14.3.1 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之海洋(事件)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sation of the oceans (events)

14.3.2 水生生態系統的食物(政策) Food from aquatic ecosystems (policies)

14.3.3 維護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直接工作) Maintain ecosystems and their biodiversity (direct work)

14.3.4 水生生態系統破壞預防技術 Technologies towards aquatic ecosystem damage prevention (direct work)

14.4.1 排水指南和標準 Water discharge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14.4.2 減少塑膠垃圾的行動計劃 Action plan to reducing plastic waste

14.4.3 減少海洋污染(政策) Reducing marine pollution (policy)

14.5.1 減少水生生態系統的改變(計劃) Minimizing alteration of aquatic ecosystems (plan)

14.5.2 監測水生生態系統的健康情況 Monitoring the health of aquatic ecosystems

14.5.3 實現良好水生管理實踐的計劃 Programmes towards good aquatic stewardship practices

14.5.4 共享水生生態系統的合作 Collaboration for shared aquatic ecosystems

14.5.5 水流域管理策略 Watershed management strategy

14.2.1 淡水生態系統(社區外展)

本校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方偉達教授,專門研究「桃園埤塘生態系統衝擊及服務功能」,整合型研究計畫整體目標係為瞭解如何強化生態系服務,以及分析目前桃園埤塘生態系所面臨之衝擊,依據桃園埤塘生態系,規劃、設計、調查、預測及評估瞭解生物及生態現象,主要整體目標係為增進和強化桃園埤塘「整體生態系的服務功能」。透過調查桃園居民是否理解光電埤塘政策背景、原因和環境風險,藉由大規模桃園居民之問卷調查,提升居民針對於光電埤塘議題之環境風險意識,覺知,感受,以及敏感度。並且充分理解光電埤塘政策帶來的生態、環境、人類健康之威脅程度、並且充分瞭解光電埤塘議題中所涉及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概念,以啟動民眾主動關心光電埤塘衍生之相關環境和社會議題。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與輔仁大學景觀學系合作以「看得見的水」為主題,參賽者選擇一處台灣濕地並進行基地分析,須說明綠色基礎設施如何與既有環境連結,「基地」應是實際基地。提出具創意且實務可行之綠色基礎設施,並具體說明對原基地之效益。設計的設施如何幫助建構民眾與濕地生態的連結或互動關係。除綠色基礎設施之工程考量,亦需能滿足基地原機能與「民眾與濕地生物」需求。

「看得見的水」學術研討會之簡章

14.2.2 可持續發展之漁業(社區外展)

新北市野柳國小結合社區特色發展的學校本位課程,與社區食魚教育實作薪傳-白帶魚米粉,邀請在地海鮮餐廳等社區民眾攜手薪傳。漁村技藝鯖魚鬆體驗製作,偕同在地漁會製作魚鬆延長資源永續性。蹦火仔漁業文化傳承推廣,透過活動了解家鄉磺火捕魚的傳統漁法。提供廢棄物再生海洋風紙箱創作課程,透過資源再生課程思考如何廢物利用。教師海廢創作研習-魚雷浮標,教師們思考如何廢物利用打撈的魚雷浮標。另結合海漁永續基金會-魚苗放流,同心協力將黃鰭鯛幼苗回歸投放入海中。

野柳國小結合社區特色發展的學校本位課程
野柳國小全校性系統食魚教育跨域整合課程

花蓮縣新社國小6月為溪流主題月,由學校教師帶領學生戶外踏查,認識新社部落的水源命脈「大不岸溪」,以及其上游位於復興部落的三條支流加塱溪、布羅干溪與力貝坦溪,並討論當代封溪護漁、固床工、攔砂壩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議題。在對部落溪流有總體認識之後,學校邀請講師,帶著學生至新社溪與加塱溪踏查,認識水域環境地形與物種生態,學習辨認在地特殊洄游性蝦蟹種類。

觀察溪流生態
認識溪流洄游性蝦蟹種類

屏東縣大光國小依據不同年級,規劃不同的海洋課程,如低年級學童以了解大光海岸與特有海濱植物、海洋生物為主。中年級學童,則進一步透過課程使其能了解社區與海洋的依存關係、變遷及責任。高年級,則進一步參與社區生態體驗活動,透過實際行動傳達海洋保護的觀念,如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

一年級認識大光海岸和海岸邊常見的海濱植物
五年級岸上體驗鏢旗魚課程,並透過捕 鯨展,了解祖先的海上活動,藉由海產街回收油再生利用課程,成為海洋守護者。

宜蘭縣岳明國中小以科學淨灘課程,透過淨灘行動後的分類,了解到日常生活用品及行為對海洋的汙染情形,並促進反思延長資源永續性。

海角實驗室-創生共學堂
科學淨灘

14.2.3 過度捕撈(社區外展)

本校執行之「國民中小學結合社區永續發展輔導專案計畫」,藉由輔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將地區的生活、生產與生態結合課程應用,其中四所學校結合在地海洋資源議題,了解漁業的變遷與因果,省思海洋與社區的互動關係,為在地的永續發展提供知識、創新和解決方案。

台師大永續所張子超(右)教授與學生集體討論、分享
引導偏鄉學校發揮其社會責任,並整合資源、加強學校與地方的連結創造學校與地方的生機

雲林縣口湖國中結合社區特色發展的學校本位課程-永續餐桌課程。 產業是地方經濟來源,更是地方的驕傲,而地方產業和地方環境息息相關,環境變遷及能源議題對於產業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希望透過永續餐桌,從認識地方水產產業開始,看見地方環境議題,並深入了解過程中如何調適,進而省思行動與解決方案(雲林縣口湖國中期末報告)。

利用五感體驗人與土地的連結
美感教育永續餐桌

屏東縣林邊國小結合社區特色發展的學校本位課程-永續養殖課程 水產養殖是地方經濟來源之一,也是地方的驕傲,而地方產業和地方環境息息相關,希望透過永續養殖,從認識地方水產產業開始,看見地方環境議題,同時認識海洋漁業過魚問題,並深入了解過程中如何調適,進而省思行動與解方(屏東縣林邊國小期末報告)。

屏東縣林邊國小課程設計

14.3.1 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之海洋(事件)

本校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方偉達教授擔任台灣濕地學會理事長,長期推動濕地保育不遺餘力,除了進行相關研究外,推動舉辦「2022國際濕地大會」,以「濕地的永續利用與轉型落實,濕地景觀規劃競圖-看得見的水」為主題,探討以下十一項議題,國際濕地展望、濕地科學評估、濕地生物多樣性、濕地社會與文化、濕地傳播與教育、濕地永續發展目標、濕地與氣候變遷、濕地與國家政策、濕地與民生經濟、濕地兩岸關係、濕地轉型落實(第十三屆台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

濕地的永續利用與轉型落實為主軸辦理學術研討會之簡章

本校地科系於111年2月至112年1月,本系陸續開授約7門與海洋環境或資源相關之課程修課人數為209人次,如海洋學概論(含實習)、海洋衛星資料分析、新興海洋科學發展趨勢、人類與自然資源、海洋資源與永續發展、海洋環境教育、海洋物理學概論等,以利學生了解海洋的起源、海洋的化學性質與作用、海洋的物理性質與作用、海洋與氣候、海洋與生命等資訊,培養學生具備認識海洋、尊重海洋環境、平衡海陸、以及珍惜海洋資源的素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開課查詢系統)。

2022海好有女-海洋女力線上論壇,透過「海洋與氣候變遷」、「海洋資源與管理」、「海洋與科學」以及「海洋與公民參與」四個議題,邀請在各海洋領域默默耕耘、投注心力的女性科學家們現身說法,帶領大家認識與瞭解目前大眾所關注的海洋議題發展現況以及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2022海好有女-海洋女力線上論壇

2022海好有女-海洋女力線上論壇,其中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推展中心也共同合作

14.3.2 水生生態系統的食物(政策)

本校積極推動道德性食品採購,於委外餐廳合約中載明,所使用之食材應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學校衛生法」、「糧食管理法」及「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等相關規定,應優先採用中央農業主管機關所推動溯源制度之農產品,其中包含具農(畜、水)產品生產追溯條碼標示之產品,並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其作法確保水產品在捕撈、養殖、用藥、運輸及加工方面都能有效管理,避免造成環境負擔。

14.3.3 維護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直接工作)

為因應全球變遷的衝擊,本校生科系林登秋教授協助「臺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之建置,透過生態與社會系統長期研究及觀測,深入了解臺灣生態系的特色及其脆弱性,以作為社會與生態系統韌性整合治理之重要參考依據。

台師大永續所方偉達教授,透過建立生物環境影響評估調查方法、審議規範及生態環境資料庫,並進行多樣性調查、瀕危生物名單界定、評鑑瀕危生物等級、評估棲地損害程度及進行生物環境專家諮詢,以有效進行整合性環境影響評估,為生態環境奠定永續發展的基礎(生物環境影響評估)。

109年本校地科系米泓生教授之專題研究計畫領域為地球歷史學,以全新世臺灣南部珊瑚骨骼及軟體動物殼體穩定碳氧同位素記錄之研究(IV)為主題,獲得補助新台幣2,144,833整(生科系永續發展目標對應表)。另由臺灣大學地質系任昊佳教授團隊主導,與本校地科系上吳朝榮教授團隊與米弘生教授團隊協同參與,探討暖化下的南太平洋西邊界流之計畫,並與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美國多所大學的教授及博士後研究員合作完成。在此跨領域國際合作研究中,作者們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深入了解西邊界流的傳輸量與水團交換機制。通過分析位於索羅門海的珊瑚之同位素含量資訊,可以反映出熱帶與副熱帶水團在西邊界流的交換程度,進而估算出洋流傳輸量變化。此計畫由科技部哥倫布等計畫、教育部深耕計畫、永續地球尖端科學研究中心、與臺大核心研究群計畫資助(暖化下的南太平洋西邊界流增強

經向翻轉流系統在平均狀態(圖a)、太平洋年代紀震盪正相位(圖b)、以及全球暖化影響下(圖c)的轉變。

14.3.4 水生生態系統破壞預防技術

異常氣候會影響颱風發展、改變海洋環流、引發區域氣候變化和極端事件並對海洋生物造成衝擊,若能有效模擬洋流的相關形成機制、有效評估其強度與週期,將有利於掌握氣候與海洋環流的變化、推估洄游魚類如何適應與遷移。 110年鄭志文專題研究計畫之領域為海洋物理學,主題為改善颱風黑潮交互作用過程之理解及其對周遭海域環境之衝擊,獲得補助新台幣712,083整。

本校永續所方偉達教授主要研究「桃園埤塘生態系統衝擊及服務功能」,整合型研究計畫整體目標係為瞭解如何強化生態系服務,並分析目前桃園埤塘生態系所面臨之衝擊,根據桃園埤塘生態系,規劃、設計、調查、預測及評估瞭解生物及生態現象,主要整體目標是要增進和強化桃園埤塘「整體生態系的服務功能」易經風水在環境影響評估上的研究)。

台師大永續所方偉達教授於濕地中探索

14.4.1 排水指南和標準

防止實驗室廢液進入用水系統:本校「實驗廢液」皆依環保署廢棄物清理法規定分類及貯存,並委託合格業者清運,並依規定申報廢棄物遞送聯單、追蹤業者清運軌跡,確認妥善處理廢棄物,以防範受汙水進入用水系統(本校一般廢水處理排放污水下水道系統)。並定期清理校園各水塔,檢查用水設備及水質檢驗,均符合標準(預防用水系統汙染定期清理水塔)。清洗、設備及水質檢驗報告及相片。

14.4.2 減少塑膠垃圾的行動計劃

本校制定「臺灣師大校園減塑規約」,針對塑膠及一次性用品實施禁止或減少使用政策,供各單位辦理會議及辦公室減塑生活時依循,其中一次性用品項目包含免洗筷、塑膠湯匙及一次性塑膠食品容器等。 本校依據「教育部及所屬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執行方式原則」的適用對象、範圍、實施期程、注意事項、減量成效填報原則,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執行「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辦理事項,以推動廢棄物源頭減量政策,建立教職員生「自備、重複、少用」的環保觀念,減少免洗餐具、包裝飲用水等一次性產品之使用。將於111年5月16日至111年7月15日試辦2個月,適用執行單位為一級行政單位主辦之會議、訓練及活動,以及租借場地外部單位辦理之會議、訓練及活動(廢棄物源頭減量政策推動)。

本校成立「臺師大減塑與永續消費促進中心」(Plastic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Promotion Center),透過行動計劃以達到塑膠垃圾減量之目標,持續透過Facebook粉絲專業,以2022年12月31日止計算,蒐集並整理推廣之教育貼文,包括教育引導、學術性、實用性、政策文宣、資訊分享等多種類型、累積至111年底自已貼文 81 篇,持續影響觸及人數已達 13392 人。固定學校開課,帶領學生學習與實踐減塑行動。與不同社群合作,推廣減塑永續消費相關資訊與行動。透過「怎麼一回塑」podcast網路教育節目,於2022年3月至6月進行網路推廣,共推出11集節目。

臺師大減塑與永續消費促進中心

以創意行動徵件,引導全國民眾發想與參與減塑行動,總共有70人次參與,獲得64件作品,並發展出第二套桌遊推廣媒材。2022年,臺師大減塑與永續消費促進中心與古莊社區發展協會兒少小站合作舉辦「家庭減塑DIY」課程。

學童認真進行拓印環保背袋
有植物拓印與手繪圖案的環保小背袋

14.4.3 減少海洋污染(政策)

本校為倡導循環永續的校園生活,制定「臺灣師大校園減塑規約」,針對塑膠及一次性用品實施禁止或減少使用政策,供各單位辦理會議及辦公室減塑生活時依循。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於8月12日至8月13日假廣三SOGO舉辦「原子GO 探險趣」科普活動,規劃了「輻射應用」、「核廢除役」、「輻災應變與海洋保育」及「綠能科技」4大主題16個科學闖關攤位,藉由互動遊戲、模型展示及同仁淺顯解說,讓學子從玩中認識原子能有關的科普知識並瞭解遊戲的科學原理。另也因應日本即將排放含氚廢水的話題,設計「海底撈輻射 儀器來偵測」及「氚偵螢現」2個展項,透過體驗及溝通,讓參觀者瞭解政府的安全管制及其相關的科普知識。

14.5.1 減少水生生態系統的改變(計劃)

國科會永續屏東創作研發科普活動計畫,科學傳播學系學生團隊參與第三屆臺灣科學節海洋生物博物館的「魚識場——科學市集」擺攤展示研發成果。負責此次研發的創作者曾崑弈、潘君瑜、譚惠馳、鄞玉晴,以及參與協作的王冠鈞、陳郁銘、許祐瑋,以SDGs第14項指標「保育海洋與海洋資源」為核心,創作出「能夠結合遊戲,與觀眾互動的繪本」,歡迎大眾前來體驗此一創作展品中的學習負責任的消費與保護海洋環境的概念(小拉漂流記)。

永續屏東創作研發科普活動計畫,科學傳播學系學生團隊合照

把生物課(生態學)搬到教室外,近程目的除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興趣之外;並經由行動學習,讓學生從教學過程中實際體驗生活環境,以「做中學」加深對課本內容的認知,累積其生態學知識;也因為離開教室(關燈、關電扇冷氣),而達到「減碳綠色教學」的目的。中程目標響應2022年「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 IYBSSD-臺灣系列推廣活動」;以增進國民對基礎科學與永續發展之間密切連結的認識,並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豐沛的基礎科學能量。其中目標為,讓學生認識校園與生活環境常見的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保育的相關知識(把生物課搬到教室外-瑪家國中)。

活動成果
把生物課搬到教室外(瑪家國中)

14.5.2 監測水生生態系統的健康情況

透過攜帶型顯微鏡與簡易比重計的科普教學,近程目的是吸引民眾的注意力與學習興趣;再經由行動學習,讓民眾把科普實際運用在生活環境中,以「做中學」體驗及看到周遭的小生命,累積其生命科學的常識。中程目標是響應2022年「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 IYBSSD-臺灣系列推廣活動」;以增進民眾對基礎科學與永續發展之間密切連結的認識,並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豐沛的基礎科學能量。遠程目標則呼應2030年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高度優先項目:保育陸域生態與淨水衛生教育(校園生態調查科普市集推廣活動)。

把生物課搬到教室外-校園生態調查

地科系於氣候異常會影響颱風發展、改變海洋環流、引發區域氣候變化和極端事件、並對海洋生物造成衝擊,若能有效模擬洋流的相關形成機制、有效評估其強度與週期,將有利於掌握氣候與海洋環流的變化、推估洄游魚類如何適應與遷移。111年,地科系系吳朝榮教授共承接2項此類國科會計畫。另本系葉庭光老師指導研究生進行1篇有關海洋廢棄物對海洋環境或生態影響之相關研究論文生科系永續發展目標對應表。另外,吳朝榮教授借調至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成立海洋能專題中心:透過現場測量與海洋數值模式,深入研究黑潮的時空變化與流動特性,以評估黑潮蘊藏的發電能量及其可擷取的電力數值(海洋能專題中心 – 整合研究計畫)。

14.5.3 實現良好水生管理實踐的計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ECO小組,以公館校區生態池為基地,規劃教學與體驗活動,讓孩子主動探索學習、認識濕地生態,同時也透過一起合作清理讓水生系統共同管理。ECO小組於2021之活動教案—人工濕地大解密,此活動教學重點為,介紹人工濕地、認識水芙蓉、下水體驗與互動分享。透過濕地體驗尋找圖卡上的動植物,並於過程中協助整理濕地,移植水芙蓉、及撿拾溼地中的垃圾。

ECO小組與同學共同合作移植水芙蓉
下水體驗與互動分享

14.5.4 共享水生生態系統的合作

ECO小組於2021之活動教案—溼地大發現,針對生態之教學領域,透過此活動了解濕地的定義與功能,以及濕地可能面臨的環境問題,進而認識師大分部人工溼地中的外來種,並透過定向越野增進與自然的連結。

走訪台師大公館校區人工濕地
認識台師大公館校區人工濕地中的外來種

14.5.5 水流域管理策略

隨著時代進步,原始林開發、全球暖化、海洋過度捕撈及工業化汙染等造成的生物多樣性下降已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環境議題之一。其中於過度捕撈的情況下,所造成漁業生態鏈的失衡,需有積極有效之管理方式及漁業生態資源分佈分析。根據111年度生科處學門發展規劃及成果報告所顯示,以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人類環境汙染影響為主軸,針對這些因子對漁業資源場域之魚種結構分布之影響進行研究,並建立科學性預測模式,以擬定有效捕撈管理策略。透過尖端生物科技技術,篩選具有抗疫病或逆境品系之禽畜與38水生動物品種,並應用多體學於相關育種與保種研究結合生態學研究,瞭解生物多樣性、病媒生物學、與人畜共通傳染病之關係研究。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