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慶鐵騎>>最「綠」挑戰 師生減碳愛地球

百年校慶鐵騎>>最「綠」挑戰 師生減碳愛地球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臺師大百年校慶鐵騎環島9天900公里路程圓滿落幕,百位師生不僅鍛鍊身心健康,同時堅持永續概念,減用塑膠瓶飲用水、用餐自備環保筷,甚至住宿不使用一次性盥洗用品等,預估每人每天減少約25公斤二氧化碳,相當於825棵樹吸收的總量,完成這趟最「綠」挑戰。

地球暖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日常生活中減少一次性容器使用,就能降低製造與廢棄處理的碳足跡。近年全球各大體育活動,也紛紛響應這股減碳風氣,像是2022年臺北馬拉松從跑者賽衣包裝、獎座、賽道補給站紙杯到電子完賽證書,致力於減塑減碳,帶動這股樂活兼永續的趨勢。

臺師大環境教育究所教授兼永續發展中心主任張子超表示,此次鐵騎環島減碳成效顯著,根據環境品質文教基會研究數據,試算單車環島取代汽車,師生自備水壺取代6瓶600ml罐裝水,預估每人每日可減少24.84 公斤二氧化碳排放,「臺灣每人每日平均碳排放將近30公斤,鐵騎環島每天減少25公斤,其實很接近碳中和的理想。」

鐵騎環島除了騎乘減碳,食宿方面同樣不忽略,每餐使用自備環保筷,另外住宿選擇「環保旅店」,對於消費者不提供一次性即丟盥洗用具,如牙刷、洗髮精、沐浴乳、香皂、刮鬍刀、浴帽等,或續住不更換床單、毛巾,大幅減少一次性用品。其次用餐挑選綠色餐廳,使用在地當季食材、減少運送所產生的碳足跡與環境衝擊。

張主任強調,減少一次性容器概念,並非完全不用,而是延長善用每一個物品,用得更有效率。「第一天使用的飯店牙刷,後面八天也可以用,就能省下8支拋棄式牙刷的使用,100個人出去就是省下800支,減碳效果就會相當可觀。」

地理系學生陳于晴全程參加這次環島行程,她自備各項隨身用品,不僅絲毫沒有感到不方便,甚至認為更衛生安心,也讓這趟壯遊深富環境教育意義;英語系參加學生藍筠分享,入住飯店不使用紙拖鞋,而是攜帶自己平時穿的拖鞋,還可以步行出門,其實更為實用、安全、且更環保。

永續發展中心表示,減少一次性容器是目前政策趨勢,環保署今年7月1日,全面禁用保麗龍杯,且消費者到連鎖商店、手搖飲店,自備容器可折抵5元。明年一月,連鎖商店跟速食店,規定至少有5%的門市,須提供可重複使用的循環杯服務。預計2030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外帶飲料杯。

臺師大將藉鐵騎環島的成功經驗,未來校內一級行政單位辦理會議、訓練、或其他活動,將遵循環保署公布的相關指引,紀錄減少使用一次性容器之情形,今年5月23日起至7月31日開始試辦,並彙整資料轉報教育部,持續推動永續校園,為環境保護盡份心力。(撰文:公事中心黃樂賢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

碳排量試算公式:

1. 每日瓶裝水碳排量:預估每日每人使用6瓶600ml瓶裝水X 100人X 0.14(排放係數)= 84 kgCO2

2. 每日汽車碳排量:環島900公里X 100人 X 0.24(每公里排放係數) / 9天=2,400 kgCO2

(排放係數根據環境品質文教基會研究數據)

鐵騎環保預估每人每天減少約25公斤二氧化碳,相當於825棵樹吸收的總量,完成這趟最綠挑戰(圖:涂蘊芯)
師生自備水壺取代保特瓶罐裝水,減少一次性容器使用(圖:永續發展中心)
師生透過鐵騎環島活動,落實SDGs永續發展目標,如優質教育、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氣候行動。(圖:永續發展中心)
環島騎士認同綠色交通概念,更認為這趟壯遊深富環境教育意義。 (圖:永續發展中心)
用餐挑選綠色餐廳,使用在地當季食材、減少運送所產生的碳足跡與環境衝擊。(圖:永續發展中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