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湖生態國中小於109年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陳清圳校長帶領其教師團隊,以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SD)為核心概念,將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引入教學模組中,結合社區的公私部門、小農與返鄉青年,將校本課程轉化為極具在地特色的地方本位課程,以「創意、創新、創業、創生」作為教學策略,如滾雪球的方式將永續發展的行動從學生擴大至社區、甚至整個雲林縣。陳校長更強調模式建立非常重要,以避免師資流失後造成斷層。樟湖國中小學可謂是「地方產業經濟與學校偕同永續發展」的成功模式代表,此次藉由走動式工作坊的交流互動,所有參與的教育工作者看到樟湖的教育理念:以科學探究精神為基礎,踏查山林實驗教育。所有的課程讓學生自主學習、觀察記錄自然環境,建構林相知識體系,串聯環境、經濟與社會面向,找出地方創生利基,並發展出社區林下經濟新產業的可能。
社區、學校共同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Smith, G. A.(2002)指出讓學生能夠將他們所學的知識與他們自己的生活、社區和地區聯繫起來的五種不同環境的主題模式,包括文化學習、自然學習、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實習和創業機會、引入社區流程等。在樟湖所規劃的學校本位課程,就結合了自然學習、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實習和創業機會、引入社區流程等四種,以「林下經濟」專題為例,為解決附近茶園使用農藥的問題而考察大菁植物,逐步建構出大菁完整的知識體系及藍染新創產業的運用,學生在各項戶外活動中都有機會參與社區活動,這些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和價值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成為社區的成員並產生更多的互動與關注。更重要的是,這些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進行有助於他人福祉的事情,讓孩子們有機會夠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回饋他人,學校讓學生透過執行重要的科研任務、分享他們對當地問題的觀察,經過討論後提出策略方式將學生引入社區,而這些經歷將會鞏固孩子與他們成長的地方之間的關係。
以下是為了能夠滿足段落所需的長度而定義的無意義內文,請自行參酌編排。
洪如玉(2007)也引用Smith在2007年的專文裡指出與地方本位教育有關的教學取向還包括:文化新聞寫作(cultural journalism)、探險學習(expedition learning)、脈絡教學(contextual teaching and learning)、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以及方案本位學習(或「專題本位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等,也完全符合樟湖生態國中小課程實務上的運用。Smith的觀點,他認為地方本位教育是可以促進學生的批判分析與行動力,促使人們追求公平、正義與永續性,在陳校長會後的分享及成果中也表示該校學生已經逐漸具備這些能力和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