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 13

13.1目標精神與高等教育責任

13.1.1目標精神

        氣候是指某一地區在一段時間內觀測到的平均天氣變化,這些模式包括與天氣相關的所有元素,如溫度、風和降水。全球氣候變遷是指對地球氣候總體產生影響,從長遠來看,與氣候有關的變化的速度和範圍可能對生態系統和人類活動產生許多影響。氣候變遷正影響著世界上每個國家,不僅擾亂國家經濟和影響生活,使人民、社區和國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種影響不僅僅是當下,很可能會持續到未來。氣候時序發生變化,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越來越嚴重,溫室氣體排放達到歷史新高。如不採取行動,本世紀的地球平均地表溫度升幅可能超過3°C,而受到衝擊最大的則是貧窮和弱勢族群。當前需要拿出解決氣候變遷的方案,使國家成為更加潔淨和具有彈性的經濟體。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改用可再生能源,並且採取一系列措施減少排放。然而,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對的挑戰,不受國界限制,因此需要在國際之間加強協調,尋求解決方案來幫助開發中國家往低碳經濟體邁進。

13.1.2高等教育責任

        氣候行動在高等教育的大學,是監控、降低、檢視能源使用量,鼓勵校內的低碳政策、行為。同時也需要透過教育,讓校內師生以及周邊社區的民眾瞭解到因應極端氣候需要有其韌性,才能有助於減緩與調適。鼓勵學校參與在地、國家與全球相關氣候行動的專案計畫。

13.2本校對此目標觀點與看法

        臺灣師範大學致力培養下一代領導人,多年深耕於永續議題,永續發展中心2020至2025的發展計畫將氣候變遷行動設定為重點項目之一,透過與國際大學、產業界、NPO組織合作,扮演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並教育下一代獨立思考與面對地球永續的挑戰,避免重蹈覆轍。科學教育中心開發議題情境模擬桌遊,進行水資源調適教育的系統學習。地科系拍攝科普紀實微電影,讓臺灣的人們更認識我們的島與自然,讓大眾明白在臺灣如此特殊的環境,面對災害防救,經由科學瞭解如何與自然及災害和平共處。透過古籍紀錄研究認識極端天氣與調適方式,並從長期分析海面溫度的觀測數據,瞭解全球暖化變異對南海的衝擊。校方結合研究、教學、產官學、民間組織合作,培養民眾對氣候知識與防災的終身學習態度。

科學教育中心發展水資源調適教育主題 議題情境模擬桌遊

13.3目標在本校的實踐

13.3.1研究

        本校在氣候行動的研究亮點,有地理系李宗祐教授,關注「臺灣河川在全球暖化下肩負的使命-努力將碳封存於海底」,河川不僅只是將降水傳送至海洋的通道,河水內混和著因崩塌帶來的泥砂中竟夾帶著從大氣中固定下來的碳,透過河川帶至海底埋藏,被視為面對全球暖化的調適機制,因此臺灣河川肩負抑制溫度的持續上升的責任。環境教育研究所林冠慧教授,「從古籍紀錄中認識極端天氣與調適」,從文獻中提取資訊重建過去的氣候與極端事件,不僅是歷史氣候學的重要內涵,透過科學性的文本分析,探討異常與極端天氣對社會的衝擊、脆弱性與調適性,更是未來氣候變遷韌性社會的明鏡。化學系蔡明剛教授進行二氧化碳變乙醇的化學魔法:銅基電化學催化劑的解析研究,觀察驗證在特定的實驗條件下,可以將銅材料表面的平均氧化態暨混合氧化態穩定地維持在電極表面,進而穩定地增進乙醇的有效產出。
        科學教育中心與首爾大學攜手合作永續氣候變遷教育。同時長期進行氣候預報系統與氣候分析之研究,提供臺灣氣象局相關氣候預報數值與氣候變遷資料。如地理學系洪致文教授針對臺灣大氣垂直結構之氣候長期分析研究;地球科學系簡芳菁教授針對臺灣地區豪大雨預報實踐計畫與王重傑教授對於準滯留性降水系統之可預報度與預報技術改進研究。除了預測系統外,針對氣候變遷之防災應用研究,強化全民之災害防治態度,如衛星遙測於臺灣及鄰近地區高衝擊天氣之防災應用-黃婉如教授之研究提出衛星降水資料於臺灣與鄰近地區之適用性評估與應用、吳朝榮教授則致力於大西洋氣候變異對北太平洋環流與颱風的衝擊之探討、鄒治華所著之HighResMIP模式解析度與海氣交互作用對季內震盪傳遞與颱風活動的影響。洪立三助理教授為瞭解民眾對氣候變遷素養,地理系針對臺灣民眾的氣候變遷識覺調查長期研究;李宗祐副教授分析全臺灣水資源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並建立氣候變遷下區域水資源調配之調適策略。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從企業永續實務與環境教育和氣候變遷之連結研究。臺灣史學研究所張素玢教授深入瞭解原住民族部落韌性與環境治理-災害與避災機制。期盼有助於各界提升相關氣候變遷與防災知識,強化全民氣候變遷素養。

地科系參與西太平洋佈放海底地震儀 (OBS)與海底電磁儀(OBEM)陣列

13.3.2課程

        本校地球科學系是一個獨特的系所,具有多樣化的學科。學生有很好的機會從教師職業的各個領域中受,具有綜合領域和跨學科科學的良好培訓。課程中將天氣,氣候和自然危害議題與我們的生活聯繫起來;思考地質,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如何相互作用,提出對地球系統的新見解;行星科學和比較行星學專注於目前對太空探索的理解,並與太陽系進行比較,學生將學習和探索跨學科的主題,並將這些知識與未來研究項目的共同問題串聯起來。
        地理學系開設「自然災害」課程,學習天氣和氣候災害(例如颱風、龍捲風、冰暴、野火、熱浪、乾旱等),說明短期和長期自然災害對社會、經濟和政治領域的影響,並討論如何為災難做準備,以減少損失和傷亡人數。環境教育研究所開設「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教育」課程,從科學、政策、教育和永續發展教育的不同角度探索氣候變遷。

        本校與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舉辦跨國跨校線上國際論壇,邀請雙方師長與會,深思永續環境教育議題,分享兩校各自的具體行動,並提出未來兩校設立相關學程,以及研究共享等措施,增加雙邊學術合作機會,當天線上出席人數近百人。

13.3.3治理

        為響應教育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其USR行動校園,於教師社群方面,辦理氣候變遷社會實踐議題之研討會,交流課程發展與創新,並討論如何帶領學生進行氣候行動,廣泛創造本校師生參與氣候變遷議題之機會。
        2020年臺師大美術館推動「以樹為名」計畫,突破美術館建築空間界線的跨領域嘗試,結合大安區錦安里、龍安里老樹、老屋、公園及特色商店,透過臨時性公共藝術作品的建置以及系列走讀導覽活動,深化美術館與民眾以及社區的關係,提供觀展民眾專屬優惠,豐富巷弄步道走逛興味。另外,也邀請帶有社會參與藝術精神的藝文工作者進駐,以工作坊帶動地方的藝術參與,如帶領都市人體驗木工、為植物拼搭木箱、將觀賞性植物植入市場旁的社區花園。共計舉辦11場體驗工作坊、18場預約導覽、搭建10件臨時性藝術作品等相關系列活動,逾2,000人次參與。
        除此之外,從當前全球環境的重要課題塑膠廢棄物切入探討,處理塑膠垃圾衍生的問題,與SDGs多項目標,如潔淨水資源、氣候變遷等均有高度關聯。氣候變遷亦已對臺灣的水資源供應產生衝擊,夏季如沒有颱風,除了北臺灣因為冬雨豐富外,其他縣市都面臨缺水的危機。本校提出「提升集水區居民的環保觀念及協助地區發展」計畫聚焦此問題,整合石碇區與在地學校相關資源,建立永續發展的核心團隊,提供在地服務,並促進地區永續發展。110年期間計畫支援在地教育機構辦理石碇國中「茶作」與「河川生態及指標生物」課程,共計432人次參與。並結合台北市自來水處,進行水資源相關教育活動,辦理15場共492人次參與。

美術系《以樹為名》散策計畫推動城市公共藝術, 讓美術館擴及所在社區整體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

13.3.4參與

        本校地球科學系監製、東臺傳播製作,透過《我們的島嶼,我們的科學》及《風與海,我們的科學》兩集科普影片,帶領民眾認識本土地球科學相關領域科學家與其研究成果。由地科系與海環所的葉孟宛教授等人,帶領民眾認識臺灣,深入瞭解在這人口高度密集、環境獨特多變的島嶼,該怎麼面對無情的天然災害,經由科學,學習如何與自然及災害和平共處。
        本校生命科學專業學院有鑒於臺灣與東協、南亞及紐澳國家各地之間生物多樣性的關聯密切,在科技部科普產品製播推廣產學合作計畫經費補助下,計畫主持人吳忠信教授與發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拍攝「發現國境之南-臺灣生物的南島緣」科普生態紀錄影片,透過臺師大與國內大學教授們的研究觀點,論述臺灣與蘭嶼生物的南島緣起;以及藉由臺灣與南島間生物多樣性的影像,透過優質科普傳播產品行銷臺灣生態之美。
        本校進修推廣學院為企業中高階主管、專業經理人以及一般社會大眾推出最具能量的「師拓大師管理班」,藉由業界大師面對面與談,辦理「企業永續治理力—2050淨零碳排趨勢下的企業永續」由臺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等業師,協助企業迎戰氣候環境變遷、能源危機、新冠疫情等重要議題,看見更多改變的可能,深化企業管理與永續發展。

地科系製作科普紀實微電影 盼拉近民眾與地科研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