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永續節不插電音樂表演登場 社團各展特色響應永續理念

暖日永續節不插電音樂表演登場 社團各展特色響應永續理念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暖日永續節」於5月3日下午,在校內日光大道木棧道平台舉辦「不插電表演」活動,邀請臺師大與臺大共六個學生社團聯合演出,分別為臺師大嘻哈文化研究社、熱音社、扯鈴社,以及臺大流行音樂歌唱社、烏克麗麗社與椰風搖滾社,帶來多元曲風與表演形式,為市集活動營造愜意氛圍,也讓永續理念在旋律與節奏中流動。

        「暖日永續節」透過講座、論壇、生態瓶工作坊、二手彩妝募集等系列活動,將永續意識融入校園生活。今年的「暖日市集」於5月2日與3日登場,共設置近七十個攤位,集結學生團體、社會組織與生活品牌,兩日活動共吸引超過三千名師生與社區民眾參與。

        不插電音樂表演是今年活動的亮點之一,主打不使用效果器與電子設備,不過度修飾與加工樂音,展現樂器最原始的聲音與歌曲本質,回歸純粹自然的表演形式,呼應「簡約生活」的永續理念,拉近演出者與觀眾之間的真實連結。

        表演曲目風格多元,各具特色。臺師大嘻哈文化研究社演出多首原創饒舌歌曲,展現青年世代的態度與能量。其中,《禍水循環》由四位成員共同創作與演出,圍繞環保與水資源議題,透過嘻哈語言為社會發聲。

        在強烈風格的嘻哈音樂之外,也有許多社團以木吉他、貝斯等樂器演奏抒情作品。臺師大熱音社演唱《窗簾》與《沙發上的白日夢》,曲風清新療癒;臺大流行音樂歌唱社則由雙人組合演繹《Lost stars》,細膩的歌聲與絕佳默契引發現場觀眾共鳴。

        臺大椰風搖滾社則帶來蔡依林的歌曲《我》,表演者、臺大國企系畢業生賴禹蓉表示,希望藉由這首歌提醒大家,不要忽略生活中的溫柔與善意。她說:「我們經常忘了身邊的溫暖,希望透過音樂傳遞更多關懷。」

        臺大烏克麗麗社表演多首廣受喜愛的流行曲目,包括五月天的《戀愛ing》、南西肯恩的《練習一個人生活》與魏如萱的《我在紐約打電話給你》等,並巧妙穿插菸害防治法宣導,讓觀眾在歡笑中也收穫實用知識。該社召集人、臺大法律碩士班二年級生邱弘睿指出,這次選曲多為情歌,希望傳遞溫柔的力量,讓親情、友情與愛情如同暖日般永續綻放。

        除了音樂表演,臺師大扯鈴社也帶來節奏感十足的動態演出,融合配樂展現高超技巧與花式變化,展現傳統技藝的力與美,將現場氣氛推向最高潮,吸引大量觀眾駐足欣賞。

        「不插電表演」活動圓滿落幕,不僅為「暖日永續節」注入藝術與人文氣息,也展現永續生活的各種可能性。透過生活化、多元化的方式,臺師大持續深化校園內外對永續議題的認識與關注,推動更有感的永續實踐。(撰文:校園記者華語117林洸含/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

臺師大熱音社演出《窗簾》及《沙發上的白日夢》等曲目,展現清新風格。
臺師大嘻哈文化研究社演出自創曲,炒熱現場氣氛。
臺大烏克麗麗社14位團員合照。
臺師大扯鈴社帶來個人及雙人表演,展現高超技巧與花式變化。
臺大流行音樂歌唱社演唱《Lost stars》。
臺大椰風搖滾社演出蔡依林的歌曲《我》,呼籲觀眾感受身邊的溫暖。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