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校園廚餘追蹤 Campus food waste tracking
2.2.2 指標:校園廚餘 Indicator:Campus food waste
2.3.1 學生糧食不安全與飢餓 Student food insecurity and hunger
2.3.2 學生及教職員飢餓介入方案 Students and staff hunger interventions
2.3.3 校園永續飲食選擇 Sustainable food choices on campus
2.3.4 健康與可負擔的飲食選擇 Healthy and affordable food choices
2.4.1 指標:修習農業及水產養殖課程的畢業生的比例 Indicator:Proportion of graduates in agriculture and aquaculture
2.5.1 可及性的糧食安全知識 Access to food security knowledge
2.5.2 為在地小農與糧食生產商提供的活動 Events for local farmers and food producers
2.5.3 友善在地小農與糧食生產商的校園 University access to local farmers and food producers
2.2.1校園廚餘追蹤
2022年約0.00104公噸/位教職員生
2.2.2 指標:校園廚餘
廚餘回收追蹤:校園餐廳製備飲食所產生的廚餘,除了部分委託清潔隊處理外,也有業者設法自行委託計量處理。目前統計有校本部廚餘量的調查, 2022年約0.00104公噸/位教職員生。

2.3.1學生糧食不安全與飢餓
本校重視教職員生健康照護與促進,獲得教育部健康促進計畫「整體績優學校」獎:與醫院合作提供教職員生看診優惠及診療保健服務;辦理健康促進與營養等宣導活動、體位控制班、提供個別諮詢等服務,提升教職員生健康照護與管理能力。全方位營養服務,提供線上營養諮詢,2022年共計服務21人次,蔬食及攝取熱量公告推廣,疫情下縮短時間成本及距離限制。及提供健康衛生相關講座共計113人次。

2.3.2學生及教職員飢餓介入方案
針對學生及教職員的飢餓問題提供生活安頓方案(包括提供食物銀行/儲藏室)。本校為協助經濟不利及文化不利等學生消除飢餓危機、改善生活,提供各類獎助學金與生活助學金如下:學雜費減免、弱勢助學金、就學貸款、住宿優惠、生活助學金、急難慰助金等,並對外積極勸募助學專款,以補助弱勢學生之生活費外,使學生也能有服務他人、回饋社會的機會,共計19,793人次,新臺幣2億797萬5,090元。

2.3.3 校園永續飲食選擇
設置校內外周邊餐飲資訊網頁「師大生活便利通」;同時製作素食餐廳地圖,宣導及推廣便利蔬食。營養科學學士學位學程規劃營養週活動,由系上學生依照營養素及熱量等專業知識製作出健康美味的便當,提供校內師生更多飲食選擇。

2.3.4 健康與可負擔的飲食選擇
本校為提供教職員生健康與可負擔的餐飲選擇:
- 訂定衛生管理規範(健康中心膳食管理)、設置膳食衛生督導小組,由健康中心輔導餐廳進行分級認證,計有16家餐飲優級認證。
- 2022年執行食安五環之品管檢驗費用共計新臺幣17萬8,000元,並隨機抽驗餐廳商店食材農藥殘留等,為品質把關。

2.4.1 指標:修習農業及水產養殖課程的畢業生的比例
0
2.5.1 可及性的糧食安全知識
永續飲食課程設計,2022年與雙北市周邊大學餐廳工作人員分享經驗『樂活養生飲食與健康飲食新趨勢』,『共創疫後食安餐飲模式』及『食材原物料驗收與食安』,分享永續農產趨勢,並與宿舍營養系學生共同發想創意推廣營養學系線上健康課程設計。

2.5.2 為在地小農與糧食生產商提供的活動
林如萍教授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食農教育推動會」委員,長期投入食農相關研究,如:「全國民眾〚飲食與農產消費〛專題調查研究計畫」及產學研發,如:「食農教育之推展策略」等,而「食農教育的教學知能及教案手冊」,更是為農委會實施食農教育推廣計畫之重要參考資料,作為參與團體(包括:各級學校、農民團體、農業生產者等)進行食農教育方案活動設計與執行之參考。

2.5.3 友善在地小農與糧食生產商的校園
學生會與校方共同辦理暖日永續節,活動為期一個月,內容多樣豐富,包含暖日市集、12場永續論壇講座,以及與寶島淨鄉團合作辦理的二手彩妝尋寶記。暖日市集攤商多元,包括符合永續精神的在地小農、純植飲食、無麩料理等美食攤位,也有文創周邊、身心療癒、書籍畫作、服裝飾品等生活好物。特別的是市集現場不提供一次性餐具,但設有餐具租借的服務,食品攤商皆以無包裝形式販售,讓學生及民眾在逛市集吃東西的同時,不製造多餘的垃圾。

2.5.4 採購永續飲食
- 在地食材推廣明訂於契約(營養與膳食衛生管理)規定,應優先採用中央農業主管機關所推動溯源制度之農產品,如台灣有機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或具農(畜、水)產品生產追溯條碼標示之溯源農產品,鼓勵使用在地農產品。
- 減少食物浪費惜食活動推廣:五個惜食步驟-減少食物浪費的方法,就是吃在地、動手煮、惜每餐、自己種、共煮共食,本校2022年在疫情期間推廣學生宿舍「自煮運動」,與學生合作嘗試在社群推播如何在簡易廚房健康烹煮蔬食及共煮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