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SDG 13

SDG13 氣候行動

13.2.1 追蹤低碳能源 Low-carbon energy tracking

13.2.2 使用低碳能源 Low-carbon energy use

13.3.1 地方氣候教育計畫 Local education programmes on climate

13.3.2 共享氣候行動計畫 Climate Action Plan, shared

13.3.3 應對氣候變化災害的合作規劃 Co-operative planning for climate change disasters

13.3.4 通報和支持政府 Inform and support government

13.3.5 與非政府組織合作進行環境教育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llaborate with NGO

13.4.1 推動碳中和情況 Commitment to carbon neutral university

13.4.2 完成日期 Indicator: Achieve by date

13.2.1追蹤低碳能源

本校建有智慧能源監控系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總務處SDG專區,而校本部文化生活館(國際會議中心)、博愛大樓、教育大樓則設有太陽能板,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避免空氣污染並節省經費支出。

13.2.2 使用低碳能源

1. 低碳能源總量: 1,229 GJ 

2. 總用電量:98,736 GJ   

13.3.1地方氣候教育計劃

本校與教育部、國立臺灣大學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合作辦理「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高中氣候變遷實作行動營」,帶領臺灣高中生實際參與氣候行動方案設計及規劃,從 AIoT 設備設計至數據視覺化的運用,指導學生將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與減緩方案構想具體落實,不僅培養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的思維習慣與能力,並能運用知識設計實際可行之專案,並於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期間展出及參與本年度高中生氣候變遷實作成果展示競賽。

2022高中職氣候變遷創意行動營宣傳海報
2022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開幕儀式

13.3.2 共享氣候行動計畫

1.本校辦理輔導學校推動能源教育計畫(能源教育資訊網),經由多元的教育方式將正確能源價值觀深植校園每個角落,進而積極實踐節約能源行為,為未來能源科技人才奠基。

2.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委本系簡芳菁朗師辦理111年度「短週期邊界層風速震盪的成因及其預報系統開發」研究,共核定約140萬經費

能源教育資訊網

13.3.3 應對氣候變化災害的合作規劃

111年1月至111年12月,本校地科系大氣組教師(計畫主持人)共承接21項「有關天氣或氣候變化災害」的國科會計畫(總金額近1950萬元)、2項國科會延攬博士後研究人才計畫(計畫總金額約165萬)、1項非國科會之政府機關研究計畫(金額約140萬元),計畫內容含括災防氣象、氣候變化、數值分析與預測等。

13.3.4 通報和支持政府

地科系大氣組教師承接前述政府機關(國科會計畫),研究天氣或氣候變化,進行颱風及天氣動力研究,以提高對天氣災害的預警能力,增進臺灣地區颱風、梅雨與短期氣候的預報能力。且團隊的例行預報結果,提供諸多單位使用與參考,包括: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臺北市消防局、天氣風險管理公司,以及其他公部門與民間單位進行災害或風險預警之使用與參考。 計畫主題如: 簡芳菁及曾莉珊老師之準滯留性降水系統之可預報度與預報技術改進研究、王重傑老師之台灣地區豪大雨預報實驗計畫及梅雨季降雨特性變異與災害、水資源衝擊研究,利用氣象先進技術強化多尺度定量降雨預警技術…..等。

13.3.5與非政府組織合作進行環境教育

本校物理系與徐有庠基金會合作舉辦的「徐有庠盃─臺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賽」,與推動科技部之全民科普計畫,與臺北市政府與民間單位共同舉辦「臺北科學日」,讓臺灣科學教育向下紮根。另外,本校減塑促進中心每年舉辦「向日君子林種樹活動」,讓里民們更加體會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不僅只是種樹,更是在活動各個環節實行減塑,例如餐點食用蔬食,並自備環保碗筷,真正實踐「減塑、種樹、吃素」的環保概念。

徐有庠盃─臺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賽頒獎
減塑促進中心每年舉辦向日君子林種樹活動

13.4.1 對碳中和大學的承諾

臺師大以「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精神,持續人才培育與研究發展,更善盡社會責任,臺師大承諾碳中和目標(臺灣師大碳中和目標),以「2030 年減少 50%碳排放,2050 年達成完全碳中和目標」積極回應全球氣候變遷,並配合政府 2050 淨零排放政策,以生活轉型的策略展開校園淨零綠生活,推動減碳行動方案,達成碳中和目標。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碳中和目標

13.4.2 碳中和目標完成日期

2050年。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