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與日本九州大學線上論壇 多項研討促雙邊合作升級

臺師大與日本九州大學線上論壇 多項研討促雙邊合作升級

[撰稿:實習記者英語系徐華霙、李婕瑜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鄧麗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近年來與日本九州大學在學術研究與產學合作上有豐碩的成果,為持續深化雙方學術合作交流,今年12月3日與日本九州大學舉辦雙邊線上論壇,除規劃永續發展為會議主題外,也融入兩校研究合作成果發表,及包含科學領域、線上教育、數學與產學合作等分組討論,期盼擴大彼此學術研究能量,促成雙邊合作升級。

        臺師大吳正己校長致詞表示,臺師大與日本九州大學於2018年起開啟策略夥伴姊妹校關係,雙方師長密切互訪外,兩校也共同辦理多場論壇及執行多項研究計畫,開拓兩校更多合作的可能性。他也提到,若疫情趨緩,也歡迎九州大學師生明年來臺一同歡慶臺師大百年校慶。

       兩校淵源深厚,自臺北高校(臺師大前身)1922年創立後,就有密切聯結,初估終戰前,約有兩百多位臺高畢業生來九州大學就讀。九州大學校長石橋達朗(Tatsuro Ishibashi)則提到,兩校在2018年後關係更加緊密,此次校際論壇展現雙邊合作成果的里程碑,也希望未來有更多交流機會,可以讓九州大學學生到臺師大交換,學習中文與臺灣文化。

        論壇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包括永續發展議題、共同合作計畫成果以及多領域研討。臺師大化學系系主任李位仁教授以及九州大學計畫環境系尾崎明仁(Akihito Ozaki)教授,就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7項「可負擔的乾淨能源」主題,分別提出新能源以及綠建築的改善方案,引起參與者深思。

        李教授以全球暖化現象開場,並分享以錳咕啉環作為催化劑,讓溫室氣體與氧氣反應後轉化為液態燃料,作為開發新能源解決方案之一。尾崎明仁教授則展示綠建築設計手法,有效加強蓄熱或是減少空調使用,達成減碳目的,甚至創造零碳排社區,回應2050年完成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

        合作計畫成果部分共有兩項計畫發表,分別由九州大學教育學系Edward Anthony Vickers及臺師大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賀安娟(Ann Heylen)教授發表東亞流行文化研究。賀安娟教授指出,臺灣語文學系於2018-2019年間曾進行教師交流,由於新冠疫情被迫暫停,隨著疫情趨緩,期盼交換計畫可重啟。臺師大光電工程研究所張俊傑助理教授則代表發表與九州大學副校長玉田薰教授之合作研究,該研究成功開發出可撓曲、高穿透與窄頻寬之多共振模態彩色濾光片,以及鈣鈦礦為基礎的發光記憶體,並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ACS Photonics》、《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望未來二校能延續擴大合作計畫之效益。

        本次論壇除吸引雙方學校師長、研究生與會討論,也有來自姊妹校之師長參與,包括澳洲柯廷科技大學、昆士蘭科技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馬來西亞國油大學、印尼加查馬達大學、印尼亞齊大學、菲律賓大學迪里曼校區等。論壇另外針對「科學領域」、「線上教育」、「數學產學合作」主題,進行分組研討,分別由臺師大李位仁教授、九州大學國際處Natalie Konomi教授、國際處處長林俊吉教授擔任主持人,帶領線上來賓參與討論。

臺師大與日本九州大學舉辦雙邊線上論壇,期盼擴大彼此學術研究能量,促成雙邊合作升級。
臺師大吳正己校長致詞表示,臺師大與日本九州大學於2018年起開啟策略夥伴姊妹校關係,兩校共同辦理多場論壇及執行多項研究計畫,開拓兩校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九州大學校長石橋達朗(Tatsuro Ishibashi)則提到,希望未來有更多交流機會,可以讓九州大學學生到臺師大交換,學習中文與臺灣文化。

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在閉幕式感謝所有與會人員,並且肯定兩校教師的研究結果引人深思,其中的永續概念已成為關鍵,並且為社會帶來巨大影響;九州大學副校長河野俊行(Toshiyuki Kono)感謝所有參與會議與籌辦人員,並表示此次論壇帶給師生許多啟發,也期許兩校密切合作能在未來延續。

尾崎明仁教授則展示綠建築設計手法,有效加強蓄熱或是減少空調使用,達成減碳目的,甚至創造零碳排社區。
分別由九州大學教育學系Edward Anthony Vickers及臺師大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賀安娟(Ann Heylen)教授發表東亞流行文化研究。
光電工程研究所張俊傑助理教授則代表發表與九州大學副校長玉田薰教授之合作研究,成功開發以及鈣鈦礦為基礎的發光記憶體。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