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保護區水資源結合產業永續發展工作坊

水源保護區水資源結合產業永續發展工作坊

【資料來源:永續發展中心】        

  近年受到氣候變遷、環境和社會變化等影響,導致地球正面臨嚴峻的水資源危機,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於2022年11月29日發布了「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State of Global Water Resources)」指出,目前全球約有36億人每年至少有1個月無法獲得適量的淡水,且預估2025年將會提高到50億人以上,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6「潔淨水與衛生」所訂定的6.1細項目標,便是確保所有人皆能夠取得乾淨且價格可負擔的飲用水,凸顯出解決水資源問題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臺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張子超教授於2020年起執行高教深耕–「提升集水區居民的環保觀念及協助地區發展計畫」,便是以SDG 6為主題,選定石碇地區之水源保護區作為實踐場域,希冀能夠改善集水區居民的教育弱勢及地區發展困境,推動地方永續發展,盼能逹到正義、減貧與永續環境目標。今年(2022) 11月27-28日永續發展中心協助辦理「水源保護區水資源結合產業永續發展工作坊」,實地走訪坪林與石碇區,了解當地的水資源生態保護與產業現況。

        活動第一天於坪林親水吊橋揭開序幕,台北市立大學陳建志退休教授帶著大家先從吊橋上遠眺加壓站,了解當地廢水的處理情形:「附近大型聚落的生活污水都會匯流至此處,再由加壓站送進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一旦達到流放水的處理標準後才會排放至北勢溪。」陳建志教授因長期關注溪流河域生態系及進行台北水源特定區水資源環境教育計畫而對此處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帶領大家沿加壓站、坪林污水處理廠、北勢溪腳踏車道、𩻸魚崛溪匯入北勢溪之溪口、北勢溪旁的高灘地,以及金瓜寮溪植栽滯留槽等地一路進行解說,我們得知這段溪流因為有了魚梯的設計,溪水流速得以緩衝而有利魚群溯河而上;以生態工法施作的溪流邊坡,則因為有了更多的孔隙,產生防止崩塌的效果。在這裡,大台北水源保護區中所產生的各類污水,幾乎都被接管,且皆有點源污染或非點源染的考慮處置,可說污水都經過了完善的處理。

圖說:陳建志教授介紹當地廢污水處理與生態復育工法。
圖說:當地溪水清澈、環境優美,令人感到心曠神怡。

        中午,我們來到了同樣位於水源保護區內的王有里有機茶園,聽茶農分享數十年來堅持自然種植的心酸與喜樂之處:「人家慣行農法如果採收10斤,那麼有機耕種就只有7、8斤。」沒有農藥、化學肥料與除草劑的輔助,完全只能靠雙手與經驗進行田間管理,所付出的辛苦與勞力雖多,收成卻比慣行農法來得少。尤其近年來受到氣候變遷而影響了生產東方美人茶的重要幫手–「小綠葉蟬」的生態習性,更使得茶葉產量嚴重銳減。「所以現在大概只有第一季夏茶可以做,但是如果那時氣溫不夠,那也沒辦法做,而其他季節做,風味不夠好。」不過王有里先生還是一路堅持的走了過來,也因為他的堅持,茶園內蟲鳴、鳥叫聲不絕於耳,展現出這份土地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每到四、五月份滿山遍野翩翩飛舞的螢火蟲,更讓他相信只要把土地照顧好,大自然必會給予許多回饋與支持。而土地照顧好,水源區的環境當然也就好了。這種與自然共生共存共榮的態度,著實令人感佩。

圖說:王有里有機茶園參訪
圖說:王有里茶農分享有機耕作的甘苦談

        下午,我們來到了石碇「木語漆木藝工作室」了解在地產業。位於石碇區碇坪路一段的木語漆木藝工作室,是由魏忠科、黃月娥兩位夫妻老師所主持,長期以來與各類團體、機構合作開設課程,我們非常榮幸地也體驗了DIY木藝創作–太極刮痧棒活動,在二個小時的時間裡,透過不同粗細的砂紙先將木塊的稜線與坑洞磨平,接著再細細地琢磨表面使其愈益光滑細緻,過程中因為與木頭磨擦而飄出陣陣檜木香氣,讓人的心情都沉靜了下來,我們也在這既放鬆又療癒的活動中結束了今天的工作坊行程。

圖說:在DIY木藝創作過程中,散發出陣陣令人放鬆的台灣檜木香氣。

        隔日一早,循著蜿蜒的台九線來到位於石碇區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葉改良場–文山分場,了解石碇地區茶業的特色與發展歷史,以及如何因應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農業人力老化及環境永續生產等挑戰。進入園區後,首先迎來的是清新撲鼻的桂花香。走進會議室裡,則宛如進入電視劇《茶金》場景般,長桌上羅列整齊的台灣特色茶與審茶杯器映入眼簾,是不是今天將如品茶師般的進行茶葉品評體驗呢,大家的臉上都掩不住期待與興奮之情。

圖說:文山茶改場位於新北市石碇區格頭里,氣候溫和且雨量適中,極適合茶樹生長。
圖說:現場提供十種茶葉進行茶葉品評體驗。

        回顧石碇地區的茶業發展史,可追溯到早期的漢民移居時期,由於當時移居至此主要以安溪人及同安人為主,且多為世代茶農,加上石碇地區的氣候及地形等環境與原鄉相似,也因此帶入了茶葉品種與栽種技術,進而成為當地經濟的命脈。目前石碇與坪林一帶產有極富盛名的文山包種茶,在分類上屬於半發酵的台灣青茶,是台灣特色茶中最具香氣的茶葉。文山包種茶外觀呈條狀,芽葉自然捲曲,蜜黃碧綠的茶湯色品嚐起來具綠茶之鮮爽、紅茶之回甘。採回之茶葉需先經過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殺菁、揉捻、乾燥等繁瑣的步驟,才能產出似花香般的清香幽雅香味。然而自1984年依都市計劃法被納入台北水源特定區後,舉凡住宅興建、觀光遊憩、森林砍伐、農業栽種及採礦等活動都受到法規嚴格的管制,雖然保障了大台北地區的用水品質與安全,卻也犧牲當地居民的居住自由與發展的權利,而嚴格的土地利用、水土保持及農藥相關管制與規範,以及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更成為茶產業發展的一大挑戰。

圖說:製茶用設備-揉捻機。
圖說: 製茶用設備-攪拌機。

        為協助茶農突破現實的種種限制,茶改場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張正桓助理研究員為大家介紹文山茶改場早於1930年即創立,座落於現今的新北市林口區,時稱為「臺灣總督府茶業傳習所」,幾經更迭後於1987年遷至石碇區格頭里現址,現有茶園面積約為6公頃,主要的業務包括茶樹育種栽培試驗、研發茶葉製造、包裝及品質鑑定技術、輔導茶葉栽種管理技術講習、茶樹病蟲害及安全用藥講習、製茶技術講習、製茶競技比賽,以及優良茶比賽評審等。因此對茶農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合作夥伴,尤其在輔導水源區茶農轉作有機耕種,邁向環境友善,堅持不使用農藥化肥與提升品質的道路上更是不遺餘力,此外,茶改場也透過台灣茶風味輪的研發,讓消費者認識台灣茶的特色與風味特性。有了這些基礎,未來更可進一步將茶業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與文化體驗等,透過環境教育與食農教育課程活動,增加社會大眾對於在地特色茶的認識與接受度,促進在地經濟的同時,也能提升環境與社會的永續發展。
        透過二天的工作坊行程,我們了解到河川與人們之間的關係是如此緊密與重要,也與在地產業有許多對談及心得交流,未來在保護水源、廢污水處理及生態保育外,更應該進一步思考人、環境與產業之間如何建立更緊密與和諧的關係。

圖說:委員們正專心地體驗品茶過程。
圖說: 水源保護區水資源結合產業永續發展工作坊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