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區水資源教育 連結在地資源與產業 10 月 20, 2022 以集水區居民出發,透過正規教育的推展,喚醒學生對水議題的重視,培養翡翠水庫集水區學童對當地環境(自然資源種類或污染)、經濟(地區發展產業)、社會(歷史文化、地區發展的困境)的認識,增強學生與社區居民的地方認同,提升地方動能,優化地方產業,是臺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張子超教授兼永續發展中心主任所辦理「提升集水區居民的環保觀念及協助地區發展計畫」的宗旨。 111年第1學期整個學期與石碇國中合作,將在地工藝與茶藝實際融入的課程當中,主要教學內容有分享生活美學與工藝、以自然素材製作茶具、水資源與石碇在地的茶、茶席學習與生活結合、茶席設計與成果發表,並從使用者角度思考產品價值等。以任務式學習(PBL)為方法,結合學校教育、社區發展、在地文化,一方面使學生學習可以有個具體的產出,創造出學習的價值,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同時也讓學校與社區共榮,使感愛學生與社區產業產生具體的連結,對土地、水資源對社區有足夠的認同。 課程邀請在地石碇地區木藝家及茶藝師擔任講師,透過課程希望學生了解工藝也是一種可以生活的手藝,並可是可以生活的,即使是在台北水源保護區,更將在地的工藝推廣出去,除了工藝茶具製作之外,同時讓學生瞭解茶產業是石碇的在地傳統文化特色,並為學生準備成果發表會,透過在地的茶藝師,以茶席為主軸,教導孩子茶文化,讓孩子感受茶跟實際生活的連結,並在成果發表會現場與來賓進行互動交流,將石碇的好茶推廣出去,透過此服務目標,學習將於成果發表義賣學生產品,所得一部分將捐出於公益單位,更讓學習不只有個具體的呈現,更是具有價值的教育,展現出社區產業資源與學校教育的連結。 圖 課程理念架構 圖 每次都是不同的體驗內容,不是只要做好交代一項成品,而是讓每個學生能確實理解,工藝來自生活中的過程經驗~講師魏忠科說。 圖 石碇國中學生認真的操作加工茶具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