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攜手教育部推動師資培育改革 與全國49所師培大學聚焦「當代趨勢下的師資培育」

臺師大攜手教育部推動師資培育改革 與全國49所師培大學聚焦「當代趨勢下的師資培育」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112年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10月31日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本次會議以「當代趨勢下的師資培育」為主題,針對教育部列出當前4大挑戰,包括少子女化衝擊師培生來源、教育專業須與時俱進、實務人才斷層、地方教育輔導功能等,期待透過這次研討會建立共識,提供政府未來師培政策的參考,也確立提升師培素質的精進方向。

           開幕式由教育部林騰蛟常務次長、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主持,各師資培育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管、師培領域專家學    者等約百人共同與會,透過教育沙龍論壇、專題演講及分組議題討論的方式,就現今社會趨勢對師資培育的影響進行聚焦討論,以期推動未來師資培育的創新和發展。

        教育部林騰蛟常務次長致詞表示,面對全球化、數位化、少子女化及素養導向等各項國際新趨勢,師資培育大學所培育的師資必須能教導學生成為面向未來且具適應與應變能力的終身學習者,帶領學生跨越文化與學科的藩籬,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因此教育部今年陸續發布「精進師資素質與特色發展計畫」、「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及教材教法人才培育計畫」及「師資培育USR計畫」等三項計畫,期能藉由資源整合與經費挹注,提供師資培育大學支持,以落實提升教師專業知能及學生學習品質。

        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致詞表示,臺師大已轉型成綜合型大學,但從未忘記在師培領域扮演的角色。臺灣師培教育一直是國際矚目亮點,近年各項政策如雙語政策、多專長、藝術教育都有良好成果,也特別結合高教深耕計畫,精進師培作為。

        宋副校長還說,少子女化帶來市場的變化,「這已經是國際趨勢。」除了日本外,世界各國都開始出現師資短缺。除了人力數量,教學能力和方式有沒有相應的調整,有無注重新科技如人工智慧AI帶來的影響。他也強調,社會變遷讓家長、學生意識高漲,教師需要適應,30年前是行業賦予「師道」,30年後要變成效能賦予的「師道」,教師須在培育學生的過程中,獲得社會大眾的尊重,並更加發揚自己的熱忱。

        教育沙龍論壇以「協作共創的師資培育—以師資培育 USR 為例」為主題,在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張新仁主任主持下,由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武曉霞司長、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藍偉瑩理事長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張素貞副教授擔任引言人,分別從「教育政策」、「現場實務」及「師培大學」三個面向,探討現今各項社會浪潮衝擊之下,各師資培育大學如何與地方政府、中小學校整合資源、三方合作,以「協作共創」的方式,落實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之目標。會議中強調師資培育大學應積極參與在地事務,理解中小學需求,與現場教師協作共創,同時深耕當地並促進社區文化的創新,善盡師資培育大學的社會責任。

        為促使融合教育的理念深化至教育現場,使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不再只是平行線,而是兩者能進行實質整合,真正達到融合教育的精神,本次會議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洪儷瑜教授以「融合教育如何適切融入各師資類科之師資培育課程」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期促進普通教師理解特殊教育學生,確保他們在教育過程中擁有公平和

        另因應少子化問題加劇、人工智慧迅速發展及社會急遽變遷所引發的多重議題,在今日分組議題討論中,也分別聚焦「師資培育因應少子女化的衝擊:師資生就業與來源」、「數位學習科技對師資培育之衝擊」及「十二年國教各項議題之師資培育課程規劃與實務教學」三項重大議題,並藉由學者專家及第一線教師的分享,引領與會師長深入探討各師資培育大學及各級學校如何共同因應未來師資培育所面臨的挑戰。

        教師素質是奠定學生成就的最重要基礎,是教育革新成功與否的關鍵,教育部每年透過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與師資培育大學主管們對話交流,並進行師資培育體制反思,以凝聚共識、齊力落實推動師資培育相關政策。(撰文:校園記者社教115羅卉昀 / 攝影:張適 / 核稿:胡世澤)

教育部林騰蛟常務次長致詞表示,面對全球化、數位化、少子女化及素養導向等各項國際新趨勢,師資培育大學所培育的師資必須能教導學生成為面向未來且具適應與應變能力的終身學習者。
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致詞表示,社會變遷讓家長、學生意識高漲,教師需要適應,教師須在培育學生的過程中,獲得社會大眾的尊重,並更加發揚自己的熱忱。
教育沙龍論壇以「協作共創的師資培育—以師資培育 USR 為例」為主題,在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張新仁主任主持下,由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武曉霞司長、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藍偉瑩理事長及臺師大張素貞副教授擔任引言人。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