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目標「淨水及衛生(SDG6)」與淨零綠生活 -臺北自來水園區參訪活動

永續發展目標「淨水及衛生(SDG6)」與淨零綠生活 -臺北自來水園區參訪活動

本校於6月28日舉辦113年行政單位教育訓練活動,以SDG6淨水及衛生為主題,選擇鄰近師大並具特色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臺北自來水園區」作為活動地點,同時結合淨零綠生活理念,響應政府生活轉型政策,鼓勵參與者使用如自行車或步行等綠色交通方式到達活動地點,並且在活動過程中不使用包裝飲料及水,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本次活動目的希望參與者增進對於水資源保育方面相關知識,及提升水資源與永續素養;推廣淨零減碳的綠色生活;串連政府機關之環境教育部門與學校各單位,攜手共創合作平台。

活動分為A、B兩組進行,實地參訪「水道水源地唧筒室(自來水博物館)」、「小觀音山蓄水道」古蹟,及因雨勢過大而臨時參訪的「公館淨水場」,活動過程皆由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講師為大家導覽解說。

臺北自來水園區內的古蹟建築設施,可追朔至日治時期。當時因臺灣衛生環境不佳,飲水條件亦差,且約4700人死於環境髒亂問題。日本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來臺協助處理水資源問題,並規劃自來水設施,後來成為臺灣自來水之父。供應大台北地區水源主要來自新店溪,其上游分為南勢溪與北勢溪,而翡翠水庫集位於北勢溪流域上,此區域即為「水源集水區」。缺點為水源來源單一,若水源品質不佳或受汙染,將會影響大台北居民的用水安全與品質,因此新店溪集水區的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更是重要。

參訪結束後,由永續發展中心張子超主任分享水資源保育計畫,與校內推動環保杯活動,最後進行20題水資源調查,使參與者增進對水資源方面相關知識並提升永續素養。在總共35個回應中,平均答對題數落在12、13題,而答對人數最少的為詢問「台北市新規劃的污水處理場(民生、濱江、社子島)屬於幾級的污水處理場」,只有9個人答對,可能因污水處理為此活動中較少介紹的內容,導致較少人答對。另外在「臺北市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平均為多少公升」題目中,也只有11人答對。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的調查, 112年每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為287公升,各縣市中以臺北市337公升為最高。

本次活動藉由參訪重要水資源保育設施,期望提升參與者用水意識,並提高對水資源的重視,同時於活動中倡導不使用包裝飲料及水,希望參與者能將日常生活與綠色消費行為結合,從源頭減少廢棄物,減少資源消耗,進一步提升永續素養,為實現淨零減碳目標付出實際行動。

自來水博物館參訪
淨水場參訪並實際飲用淨水廠之水
小觀音山蓄水道參訪
永續發展中心張子超主任分享水資源保育及永續素養調查
水資源調查得高分獲小禮物
活動大合照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