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漁時代海岸聚落環境與人文社會生態的變遷」計畫
漁村聚落社會的變遷與韌性:後漁時代海岸環境的政治生態
漁村歷經全球環境與氣候變遷、漁業資源環境匹變、漁業政策與海洋政策的演遞、經濟與休閒活動對海岸環境需求所造成的變遷等,漁村聚落受影響與變化深刻,學術社會對其卻所知有限;系列變遷不僅可能影響海岸漁村聚落生產作業方式變化與式微,也是過去靠漁撈業為生計、生涯、生存策略的漁村聚落的全面挑戰。諸此對漁村聚落和漁人的挑戰,表現在經濟生活、社會與環境轉型變遷。面對同時經濟、社會和環境變遷的漁村聚落,其人地關係若何?聚落社會受到什麼挑戰?其脆弱度為何?是否具全球普同或是在地性的?弭補調適此脆弱的韌性又是什麼呢?
正轉變的海岸聚落及其社區所面臨的挑戰,是否可透過定著在土地上的人、事、物的歷史及其至今的變遷來瞭解?亦即是,將漁村聚落場景置於歷史的依賴路徑可能了解其生計與生活的內涵變遷嗎?並可以此解讀今日其脆弱與韌性嗎?抑或是需涉入定著在地的人事物之外的其他動能與要素,例如資金、政策、外來能動、公民的環境態度與期待、或其他因之而衍生的要素,才能夠周延釐清漁村聚落變化的深層內涵嗎?
觀之今日海岸的新經濟活動(稱為「後漁時代」的海岸新經濟),例如海洋活動與海岸活動(包含風帆、潛水、浮潛、游泳、沙灘運動、海岸民宿、餐廳、咖啡屋、離岸風場與太陽光電能板設置等),到底與結構性的政策背景與歷史脈絡存在什麼關係?其歷史的依賴路徑黏著又是如何翻轉?如何從一個國家結構力強化的社會過渡到民間能動力強化的海岸區域的社會經濟特質?從國家結構強力的政治經濟又如何過渡到公民能動強化的政治生態呢?抑或是如何從國家結構強力的政治經濟過渡到國家生態治理的政治邏輯?這些問題在新自由主義化的臺灣會趨於複雜,因此海岸聚落民間社會的脆弱度與韌性是否因之而有所變革,也是本研究的焦點。今日公民社會環境觀匹變,以政治經濟視野理解海岸環境變遷脈絡顯得窘迫,政治生態視野作為主體的解讀。在翻轉知識生產的協作共創下,如何切入研究後漁時代的人地關係,釐清歷史的政治經濟和當代政治生態如何共構或型塑海岸聚落的韌性與解讀詮釋其脆弱度,進而在海岸新經濟的趨勢中,研究創造適地適性的海岸聚落永續發展思考與方式。
珊瑚礁海岸環境變遷與休閒遊憩潛水者生態影響與調適行為
近 10 年來,如何面對海洋層出不窮的風險以及處理現代科技造成相關海洋汙染議題的處理方式,都和臺灣公民科技和環境素養的理論架構、內涵與實踐策略息息相關。如何針對非正規科技學習海洋休閒遊憩場域進行探討,轉化為科技相關社會議題之公共論壇,進行雙向的愛海、知海、惜海之知識傳播,使我國的海洋成為培養公民科技素養的重要場域,值得更為深入的探討重點。
以臺灣東北角的潮境、龍洞、美灩山為例,當地珊瑚礁的觀察和調查、珊瑚地圖的繪製、珊瑚覆蓋率增長/消失的現象、遊憩活動對於水下珊瑚礁環境的影響、通盤檢討珊瑚礁海岸環境之環境韌性等,均值得投入,以為海岸環境永續之本。
臺灣北部海岸人為開發利用與自然地景保育的衝突與再思考
臺灣北部海岸在大地構造演育的歷史中,不論是火山噴發熔岩與碎屑流的冷凝,或古老沉積岩地層的傾沒入海,均造就了此一獨特的岩石地層海岸,發育出岬灣交替的海岸地形。山與海之間,不連續且狹窄的海岸沖積帶,再加上風強浪大的環境條件,原本就限制了人類聚落的發展。在道路尚未開拓之前,沿岸居民不多,傳統捕撈的漁獲,除了自給之外,就得透過人力的挑負和行腳的踩踏,藉由「跳石海岸」、「魚路古道」這樣的途徑,才能將漁獲艱辛的運出去,以換取微薄的經濟報酬。
一直要到現代公路開進了北部海岸,才帶進了更多的人群,在這裡生活、生產和生存,其「依海為生」的形態依舊,但更多「為人而生」的漁業設施也悄然而增,漁業開始興盛。到了 1960~70 年代,眾多的九孔養殖池及散佈在各處陸續建設的小型漁港等人為設施,即是這些沿海聚落漁業捕撈與水產養殖盛極一時的明證。但這曾經的繁華,在歷經約莫半世紀的社會演進,隨著公路變得更大,各種人工建物、設施的量體不斷的增加,進而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衝擊,也更加的快速。
經濟模式的演進,隨著行旅運輸的方便,也帶進來更多的遊憩休閒人潮,使得漁業不再是沿海公路沿線的唯一產業,反倒是這依山傍海的美麗自然地景變成了重要的觀光資產,海洋遊憩休閒事業成為新的關注焦點。地景保育議題的反思,讓人不禁好奇,在這漁業盛行的幾十年間,人為開發的利用過程,到底對海岸自然地景帶來了怎樣的破壞?破壞之後有可能復育嗎?在現今小型漁村聚落相對沒落的所謂「後漁時代」,要如何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如何在未來與海共生共榮?如何發展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最佳策略等等都是我們必須面臨的嚴肅課題。而其他台灣區域的海岸環境之利用與問題呢?
自然災害下北海岸社區的脆弱度、韌性與防災策略
在氣候變遷下,極端氣候事件常造成台灣許多地區重創,尤其是颱風高強度降雨所引發的洪水及土石災害更是嚴重,因此,探討自然災害對區域之影響已是迫不及待。北海岸地區擁有高山、平地及海岸,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是完整的生態交會區,為了國土保安及生態保育之目的,加強北海岸地區的自然災害之研究更是有其必要。除了自然環境因素外,極端氣候事件如颱風對人文社會之衝擊也應深入分析,尤其針對區域居民的災害調適行為與因應措施更應加強探討。透過深入研究,瞭解北海岸地區在自然災害下的脆弱度及韌性之特性,並比較空間差異性,加強永續發展策略的研擬,如此才能真正因應氣候變遷對台灣之衝擊。
北海岸地區自然災害日益頻繁,如何面對自然災害威脅,作好災害風險管理,並強化當地居民救災體系的因應措施,已成為當前防救災工作的重要課題。本計畫將探討洪水及土石流自然災害下,北海岸地區(金山、萬里、基隆市、瑞芳、貢寮)的脆弱度及韌性。依據水保局統計資料(2020)得知,研究區域內土石流潛勢溪流數目,金山 9 條,萬里 12 條,基隆 34條,瑞芳 25 條,貢寮 7 條。另外,依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20)所提供的災害潛勢地圖淹水潛勢得知,基隆市區、金山的磺溪、萬里的員譚溪、瑞芳的基隆河上游沿岸、以及貢寮的雙溪淹水潛勢都算嚴重。此外,本計畫將以村里層級為單位,分析受災區域的空間差異性,以了解當地的災害調適策略及防救災規劃。
人與海岸互動中環境典範的轉移—臺灣北海岸社區的個案研究
台灣海岸地區發展有著緊密的人與海岸互動關係,尤其是在過去五十年中歷經臺灣的工業化和科技化,這些漁村社區在產業型態、生活品質、社區發展等都在轉化之中,而且置放在氣候變遷、天然災害及全球永續發展的脈絡下,人與海岸互動的關係值得深入探究。
以台灣北海岸社區如何處理自然資源利用及環境保護、氣候變遷及韌性和脆弱性、社區發展及永續發展⋯等議題,建構人與海岸互動的環境典範,並藉由全球永續發展目標內涵的討論和分析,提出北海岸社區永續發展的原則和策略,將會是什麼風貌?與台灣其他地區的海二之環境典範風貌有所差別嗎?環境典範在探究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人地關係),特別是工業革命命之後快速而且大規模的工業與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難以復原的衝擊,引發人類思考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於是開啟環境典範的相關研究。新環境典範與主流社會典範的論證緣起於 1978 年,2000 年後聚焦在新生態典範,最近則是強調永續發展的環境典範。
環境典範,指人看待與對待自然環境的原則與做法,也是人類如何評估自然環境的價值和看待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地理學常用的『人地關係』,也是一種環境典範。人地關係包括幾個逐漸發展的層次:資源利用的維生需求,環境承載與污染,生態平衡的保育與多樣性,大氣與海洋保護的地球倫理,及整全地考量永續發展的三個主軸–生態環境、公平正義、經濟發展。以環境倫理的定義而言,就是從人類中心、生命中心、生態中心、地球中心(氣候正義)、及永續發展。依據上述的環境倫理涵義為分析架構,在時間縱軸上,探究北海岸地區從漁業時代到後漁時代的環境典範的轉移,同時從橫貫面上討論聚落社會變遷、休閒遊憩與潛水、地景保育與開發、自然災害與防災、生態治理、及海洋文學的海洋觀的環境典範內涵。人與環境關係主要是人類生存需求與自然資源的利用,但是利用的規模和方式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和資源耗竭,甚至是天然災害的衝擊;因此,人與環境的關係是互動互依的模式,也是動態的歷程。而且,不僅是個人與環境的互動,整體社會的運作和價值系統對於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也有巨大的影響。本研究的環境典範涵括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的核心理念,而且探究的對象是北海岸地區的學校教育及社區發展。
海洋生態治理創新策略—北海岸能源轉型生態監控與永續發展研究
臺灣近年來對海洋環境的保育越發重視,然長久以來,海洋鄰近環境的開發活動與環境保育之間的矛盾並不容易取得平衡,諸如北海岸乃至西部海岸線之產業開發與人為污染,或是推動綠能發電與漁民漁場之間的對立衝突,甚或海洋資源的變化及過漁所造成漁村漁業的衰退等。針對前述議題,在地居民、熱心民眾、產業、政府、學研機構等各方,對於海洋環境的規劃及對談的過程中,因為缺少科學化的海洋資源相關資訊,故很難匯集所有關心海洋環境永續發展人士的意見,而提出新的治理策略。
隨著科技發展的進程,海洋環境及漁業資源量的調查及監控,有了新儀器及新技術的支持,同時讓海洋的物理環境、化學因子及生物活動能有更多的科學進展。科技的進展催促著海洋生態治理新策略的提出,方能面對氣候變異及環境變遷的新生存挑戰。臺灣北海岸電廠近期將啟動更新改建計畫,未來電廠施工、營建與運營之設施與商業化行為,都將擾動現有生態、人文、產業與地區發展。參照聯合國於2015年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保育維護海洋生態為核心,關注臺灣海岸海域及海洋資源的保育及永續利用,探討科學化生態監控在擬定平衡永續策略時之應用。例如,台灣北海岸電廠鄰近場域,盤點產業、地方與漁港發展間,多元創生轉型之調適平台與策略,達到韌性與調適性共同經營之目的,以成就共存共榮之海域永續價值。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及管理自然資源,消弭產業及能源發展所產生的衝擊,達到海岸資源、產業與能源發展永續與平衡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