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臺師大攜手慈濟基金會 助敘利亞難民學習華語

影音》臺師大攜手慈濟基金會 助敘利亞難民學習華語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慈濟基金會與臺師大於12月12日舉行「『滿納海的承諾』敘利亞難民華語文伴學計畫」簽約儀式,將透過專業華語文師資培訓課程,培育具備基礎華語文教學能力、科技數位媒體運用能力及跨文化溝通經驗的華語教學夥伴,對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的敘利亞難民學生進行線上華語教學。

        簽約儀式由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與計畫主持人教育學院胡翠君助理教授,代表雙方簽約,本計畫由慈濟基金會委託臺師大、慈濟國際青年會與慈濟大學共同執行,除了線上教學外,雙方並預計於2023年暑假與2024年寒假期間,安排本計畫優秀的華語學伴,前往土耳其服務當地敘利亞的難民。

        本計畫透過扶助國際弱勢學童,弭平其學習資源落差,實踐本校大學社會責任,並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提供「優質教育」與促進「消弭不平等」。

「滿納海的承諾」 沙漠中的甘泉 滿納海學校扭轉難童人生

        「滿納海」(Menahal)的阿拉伯語意思是「沙漠中的泉源」,也象徵為戰火下的孩童帶來希望。2011年發生敘利亞內戰,造成560萬位難民流離失所、三分之一的學校被摧毀,90萬名孩童失學,為了幫助失學敘利亞難民不再因生計成為童工,慈濟基金會在2015年1月於土耳其成立「滿納海國際學校」,成為敘利亞難民學童重要的學習管道。

        由於華語作為全球14億人的母語,且是當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在學習、就業、貿易、經濟等方面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為了滿納海國際學校學生們在未來在社會上、國際上具備更多競爭利基,2022年起慈濟基金會與臺師大華語文科技研究中心合作,招募華語教學志工,透過專業華語課程的培育,提供滿納海學生遠距的華語教學。

        臺師大華語文科技研究中心致力於整合語言學、心理學、資訊科技和測驗評量等研發成果,建構「能力導向全方位華語學習」(Competence-Oriented Omniform Learning for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COOL Chinese平台),匯聚多項前瞻有效且同時涵蓋正、簡體字之華語教學數位平台與診斷系統,如「全方位中文教材」、「eMPOWER」(中文字詞句教學平台)、「Smart Pinyin」(中文智能聽說系統)、「SmartReading Mandarin」(中文適性閱讀系統)等,服務對象可由幼兒到成人、華語程度可從零起點至高級。結合該中心研發的教材教法、班級經營、遠距教學與科技導入等教學實務與策略,將可系統性地培育無經驗的教師掌握華語教學的精華。

本計畫共分四個階段:志工招募(2022/12/1-2023/1/17)、華語文師資培訓課程(2023/2/4-2/25)、線上伴學(2023/3/1-2023/12/27)、國際交流志工(2023/7 or 2024/2),將招募35名有意願的志工,提供36小時課程與實務線上伴學培訓,並於2023年3月開始為15-25歲的敘利亞學生,每週提供兩小時線上華語伴學。最後將於2023年暑期與2024年寒假,前往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服務當地學生,促進彼此交流與互動。

        藉由此項華語文遠距教學志工培育計畫,能為滿納海國際學校帶來華語學習上更充沛的資源,並為臺師大及慈濟大學在扶助國際弱勢群體、善盡大學責任的實踐上,邁入下一個階段里程碑。

對於本計畫詳細資訊,可進一步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青年線上伴學趣/100072629738807/ (資料來源:華語文科技研究中心 / 攝影:林靜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左)、臺師大副校長宋曜廷(中),與計畫主持人教育學院助理教授胡翠君(右),代表雙方簽約。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左)說明計畫緣起
慈濟基金會與臺師大簽約合作「滿納海的承諾」敘利亞難民華語文伴學計畫與會貴賓及師長合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