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愛上運動「愛」而無「礙」適應體育發展中心揭牌

影音》愛上運動「愛」而無「礙」適應體育發展中心揭牌

為落實國民體育法、特殊教育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等相關法規,及建構有「愛」而無「礙」之適應體育師資增能與輔導網絡,教育部體育署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置「適應體育發展中心」,1月7日揭牌正式開始運作。

共同為「適應體育發展中心」揭牌的貴賓,包括教育部體育署代理署長林騰蛟次長、體育署學校體育組蔡忠益組長、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教育學院陳學志院長、特殊教育學系姜義村教授、立法院林奕華立委、王婉諭立委、新北市洪佳君議員,選手包含2021東京奧運會贏得臺灣第一面柔道銀牌的楊勇緯、2012倫敦帕運柔道銀牌李凱琳、2021帕運羽球男單第4名的方振宇、2013年聽障奧運羽球女單金牌范榮玉、2021東京帕奧跆拳道亞洲區資格賽銀牌陳健強及2017世大運跆拳道品勢混合團體金牌蘇佳恩運動員。

依據《108年學校體育統計年報》所載,高中以下各級學校有86%身心障礙學生參與體育課,採「與普通班學生一起上課」之方式。適應體育教學困境,以「師資或人力不足」,佔比達56.21%,有高達64%有教師有適應體育專業知能提升的需求,但在國小有29.61%、國中32.67%及高中20.91%的學校,卻從未舉辦過任何適應體育專業知能培訓課程或研習。

為營造友善的適應體育教學環境,除已於《國民體育法》第12條及第14條明定,各運動場所應規劃無障礙空間和設施,學校也應提供身心障礙學生「適應體育」教學課程,以確保身心障礙族群的運動平等權。體育署自106年起推動「推展學校適應體育計畫」,以倡議、教師增能研習、遴選適應體育標竿學校為主軸。迄今已舉辦超過40場次研習、培訓 1,400位以上教師、設置8所標竿學校,累積已逾8萬人次瀏覽適應體育平台,超過89萬人次觸及適應體育相關議題,提升社會大眾對適應體育的認知,並期許教師能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運動參與。

六位頂尖學手共同支持適應體育發展中心正式成立,左起陳健強、范榮玉、楊勇緯、李凱琳、方振宇、蘇佳恩

帕運好手李凱琳表示,在柔道的訓練中,要隨時判斷對手攻防及移位,但因為除了視障以外,自己本身聽覺也逐漸喪失,所以比賽中都要比其他選手付出更多專注力。李凱琳也提到未來國內要有更多優秀身障選手,就必須從學校中的適應體育開始,透過體育課讓身心障礙學生愛上運動。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我找到上帝為我開的另一扇窗,並努力實踐著!」方振宇不因先天肢體阻礙而放棄運動,羽球是東京帕運首次新增的項目,首次帕運即奪得第4名,也為臺灣身心障礙運動體育史寫下嶄新的一頁。

「WeThe15」是聯合國推動10年運動平權及消除歧視重要政策,其代表全球身心障礙者佔了總人口15%近12億的人口數「WeThe15」與國內近年倡議的適應體育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是同樣的觀念。適應體育新觀念就是為任何想要運動的人,調整出適合他們的體育課,讓「每位孩子皆有享受運動的權利」、「老師能客製化的指導運動」及「每個不同的人都享有被尊重及獲得成就感」為達到目標而努力。

適應體育發展中心正式成立左起楊勇緯、李凱琳、陳學志院長、姜義村教授、宋曜廷副校長、林騰蛟次長、蔡忠益組長、林奕華立委、王婉諭立委、洪佳君議員

體育署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置「適應體育發展中心」,期能整合大專院校體育與特教資源,透過縣市政府、大專院校師資育成、國民教育發展階段課程優化之多管齊下,以落實適應體育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的融合式教學,讓身心障礙學生也能愛上運動,「愛」而無「礙」。並期許「適應體育發展中心」,能成為資源共享、專業人力架接與資訊傳播的中心,讓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並能享受運動帶來的無限感動。

臺灣師範大學宋曜廷副校長也表示,期盼臺師大結合特殊教育學系、特教中心、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以及運動競技學系的能量,能共同發揮體育課程因材施教的效能,服務更多有需求的學生,並實踐臺灣重視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讓每位學生都有享受運動的權利。

教育部次長 林騰蛟 代理署長上台致詞
適應體育發展中心正式成立全體與會貴賓大合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副校長 宋曜廷上台致詞
雙銀柔道選手左起李凱琳、楊勇緯、李青忠教練。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