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走讀185─永續山河戀校訂課程社群工作坊

屏東縣走讀185─永續山河戀校訂課程社群工作坊

[資料來源:永續發展中心]

        為了透過學校課程領導人群,發展以12 年國教素養導向的教育,並符合 SDGs 目標之學校校訂課程,由屏東北部地區大路觀國中小、繁華國小、餉潭國小與田子國小四所國小,邀請國內永續教育發展與課程設計的學者專家,使學校教職員更加瞭解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 17 項目標的內涵及融入各學習階段的方法,以精進校訂課程進行學習之主題課程設計,成立屏東縣走讀 185─永續山河戀校訂課程社群,並在今(112)年4月5日辦理走讀 185─永續山河戀校訂課程社群工作坊。

        由臺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張子超教授進行專題演講,以「學校課程發展與全球永續發展目標之連結」為題,談到在自然環境中體驗,以身體的眼、耳、鼻、觸味等感官體驗自然,向大自然學習,在自然環境中學習,由美國印第安酋長西雅圖著名的心靈宣言談起,白人在1854年提出以15萬美元向部落購買土地,並計畫將部落遷入印第安人保留區,就當白人催促簽署買賣契約時,此時西雅圖酋長用手指著天發表了令人感動的演说,酋長的宣言只是想告訴人們,一切大自然的山、草、動物和人全屬於一個家,其實不屬於任何人,我們應該要善待我們的天空、河川、山林,才能將大自然延續下去。1970年代的10年可說是環保黃金十年,各國紛紛成立環境保護專責單位,此後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關心人類未來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 90年代為從環境保護邁向以永續發展為議題的年代,2015年宣布「2030 永續發展目標」,將永續發展教育納入教學和學習,如透過公平交易,採購讓種植咖啡的農人獲得合理利潤的公平交易咖啡,強調其背後價值觀,在整個生產過程一定要重視勞動尊嚴,並落實永續發展目標於生活之中。

        在地產業觀摩地點是高樹鄉的可可田,農場的可可樹就種在檳榔園中,園主張凱晃說,可可其實是一種水果,大武山麓的高樹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很適合可可生長,參加產業培力計畫,從種植、曬豆、發酵學到製作巧克力,還自費到馬來西亞上課,最後自行研發參加世界可可豆錦標賽擠進世界前20名。走入園內還可以發現被蟲叮咬的一點一點黑點賣相不是那麼好看的果實,園主卻說「蟲吃剩的,才是我們人吃的」,堅持對大地友善,這裡採有機栽培,不用農藥、除草劑及化肥。可可在屏北地區是近年新興的農產品,從青農創業歷程,農園友善耕作方式,達成如何友善生態、維持生產、提升生活品質的永續經營等,都是未來可作為學校與食農教育相關的校本課程主題。

園主現場解說可可栽培及果樹維護過程。
可可豆果實與手工自製的原味黑巧克力,還有烏龍紅茶、哇沙米等口味。

        屏北走讀 185學校本位課程由四校分別進行分享,大路觀國中小強調以幸福的根本要回歸,生命教育、環境教育、食農教育以及永續發展教育為核心主軸。繁華國小則以永續保水循環,綠意繁華為其課程發展核心,大武山為其精神象徵,山下水圳為其帶來豐富水源與生活。田子國小以環境教育、閱讀教育、食農教育、國際教育與資訊教育的統整性主題進行探究教學。餉潭國小以智德人生、情意與品德教育為核心理念,以生態根底、生活運用、生計創新、生命育蘊,以及全齡社區學習作為教育的想望。未來此社群預計辦理五次工作坊,各校透過簡報展現學校教學理念與成果,透過各校社群建立,多元團隊形成,可以輔助思考與激盪,屏北四校透過永續工作坊一起共學與成長。

大路觀國中小林傳傑校長介紹學校本位課程
餉潭國小林秀英校長介紹學校本位課程
田子國小鄭慧華校長介紹學校本位課程
繁華國小鄒美華校長介紹學校本位課程
走讀185永續工作坊校定課程社群合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