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大學碳中和執行策略

【資料來源:永續發展中心】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排放二氧化碳的速度不斷加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持續上升中。科學研究已證實全球暖化與溫室氣體濃度,尤其是二氧化碳的增加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面對此危機,聯合國於1992年首度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地球高峰會」,簽訂「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並於1995年起加開年度締約國會議(Conference of Parties,簡稱COP),以促進全球共同協力推動氣候變遷之減緩與調適作為,其中舉世聞名的會議包括1997年在日本京都所召開的COP3會議,會中通過「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針對包含二氧化碳在內的氟氯碳化物等六種溫室氣體訂出具體減量目標;2015年於法國巴黎所舉辦的COP21則通過了「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將減碳目標訂在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不超過攝氏2度,但最理想的情況是控制在1.5度以內;2021年於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則是首度制定減少煤炭用量的氣候協議。

圖說:聯合國氣候變遷重要國際會議

        在各國相繼宣布淨零排放目標與減碳路徑之時,台灣政府亦於2022年提出2050淨零排放五大路徑規劃、四大轉型策略及兩大基礎,而肩負社會責任的高等教育機構也展現出積極作為,紛紛將碳中和與淨零排放列為學校永續發展的重要議題,並從校務營運及教育參與等層面落實氣候行動的校園實踐。因此,本文以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影響力評比“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Impact Rankings”中的SDG 13「氣候行動」獲前十名之大學進行資料整理,除了第五名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因為阿拉伯語言的限制而無法蒐集到相關資訊外,其他九所大學均列入分析。特別一提的是,名列第一的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藉由能源轉型已自2016年起獲得碳中和認證,並承諾在2050年或更早前實現淨零目標,塔斯馬尼亞大學藉由階段性的永續發展戰略規劃以扭轉氣候變遷,其主要架構包括:

  • 能源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高能源安全,減少各種形式的能源使用,降低成本,減少碳排放。
  • 永續交通戰略(2012-2016年;2017-2021年;2022-2032年):減少大學交通源的溫室氣體排放,努力實現交通碳中和。
  • 廢物最小化行動計劃(2021-2025年):盡量減少與廢物生產和管理相關的碳排放。

        其他作為則包括承諾支持創建零碳經濟,並於2021年前完成從化石燃料投資基金撤資,同時該校也鼓勵全校師生利用專案合作平台(UCapture)進行綠色消費,以獲得實質的碳抵消成效。

        以下介紹THE Impact Rankings 的SDG 13「氣候行動」前十名大學碳中和的四大執行策略,分別為「改變使用能源」、「提升能源效率」、「減少能源需求」及「其他」等四大類,並說明如下。

圖說:國外大學碳中和執行策略分析

一、 改變使用能源:即為能源轉型,各大學藉由提高再生電力(如太陽能、風能及水力發電等)供應比例來減少碳排放量,此策略也是最多大學所積極努力的方向。
二、 提升能源效率:指透過擬訂規範或結合技術與設計,在不犧牲現有生活品質前提下,達到消耗較少的能源或電力量之目的。主要分為四大方向,包含「採購規範」、「資訊及評估」、「合作」及「設備」。

1. 採購規範:購置電器產品的最低能耗要求與建立採購指標/指南,除了重視能源效率外,通常也包含環境、道德、勞工和人權等面向。
2. 資訊及評估:著重建立並分析能源數據,將能源指標納入永續報告以進行分析與評估。
3. 合作:將節能措施/食品服務等政策延伸至合作廠商。4. 設備:包含藉由購買或改善設備,提高能源供需的靈活性;更換更為節能的冷暖空調系統;使用能源監控設備、識別能源浪費;更換LED燈具及調整校園公共燈光開啟時間等方法。

圖說:國外大學碳中和執行策略之「改變使用能源」及「提升能源效率」內涵(1)。

三、減少能源需求:主要強調由「建築物」的更新與改善,以及「生活實踐」的面向,以達到減低能源需求與能源效率提升之目的。

1. 建築物:著重減少建物基礎設施的碳排及能源使用,並要求新建/翻新建物按照環境永續設計原則。

2. 生活實踐:此部份則又可細分為「飲食」、「用水」、「廢棄物」及「交通」等四大方向。

(1)飲食:強調由生產、運輸、消費及食物浪費等層面來實踐校園低碳飲食。

(2)用水:倡導節約用水,並增加回收、再利用和管理的校園實踐。

(3)廢棄物:以減少廢物總量、改進廢物管理政策、與供應商合作,以及探索一次性包裝和容器替代品的方式進行廢棄物管理,另外也建議可建置物品交換平台等再利用計畫。

(4)交通:由於交通屬生活中主要的碳排行為,因此各校都提出許多減碳路徑,包括進行定期校園交通調查,盤點相關碳排量、制定抑制措施(單人車輛)及激勵措施(永續性通勤)、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車輛,購置零碳排車輛設備、鼓勵通勤車輛電氣化(包括提供動電汽車充電設備與停車獎勵)、獎勵汽車共乘、檢討停車費訂價、提供免費校際公車、鼓勵騎乘自行車(包括增加自行車停車位、改善自行車停車設施、提供租賃服務、更衣室及淋浴間)、促進步行交通、減少商務航空旅行及增加遠距辦公及學習的支援等。

圖說:國外大學碳中和執行策略之「提升能源效率」內涵(2)。
圖說:國外大學碳中和執行策略之「提升能源效率」內涵(3)。

四、其他:包含「教育&活動參與」、「財務」及「抵換」三個面向。

教育&活動參與:透過教育及活動取徑,培養減碳校園文化,提升教職員生對減碳相關訊息的認識。同時,也須將能源議題融入教學及活動(包含社區),以促進行為的改變。
投資:學校應促進財務低碳能源投資,並透過內部碳定價以確保學校在決策時充份考慮碳成本。
抵銷:指透過支持或資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以彌補日常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例如種植原生森林碳匯或擬定碳抵銷購買計畫的抵換方式。

圖說:國外大學碳中和執行策略之「提升能源效率」內涵(4)。
圖說:本文分析2022 THE Impact Rankings 的SDG 13「氣候行動」前十名大學碳中和執行策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