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猷獎》化學系王迪彥致力材料化學領域 屢提國際新洞見

吳大猷獎》化學系王迪彥致力材料化學領域 屢提國際新洞見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王迪彥教授,研究致力探討奈米材料動態結構的物理化學變化,並應用在能源及光電領域,為新興領域的研究瓶頸提供發展途徑與前景,榮獲國科會112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為鼓勵青年研究人員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的貢獻,遴選42歲以下的優秀青年學者並頒獎表揚。

        王迪彥教授從臺師大化學系畢業後,留校攻讀碩士班、博士班,曾任中央研究院博士後,轉往東海大學化學系任教,因在學術研究發展過程中,都受臺師大用心栽培,今年2月獲母校化學系聘任,如今靠著持續優異的研究表現獲殊榮,4月30日從國科會吳政忠主委手中領取獎項。

        王迪彥教授的研究專長領域,涵蓋了物理化學、電化學、材料化學、能源材料,他致力於探討材料結構動態變化的過程,進而影響電池材料陰離子團插層行為、化學催化反應能力,以及鈣鈦礦晶體結構重組的光學特性,為該領域的研究瓶頸提供可能的發展途徑與前景。

        2015年,王迪彥教授就已嶄露頭角,他與工業技術研究院以及美國史丹佛大學攜手合作,共同研發出一種「高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而這種電池能夠以高效率進行充放電,克服了傳統鋁電池壽命受限的問題,這項研究成果更受國際肯定,一舉登上國際知名期刊《自然》(Nature)。他也於2021年獲頒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以及列名「2022 年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榜單」等殊榮

        他在科學上的重要突破,主要包括利用同步輻射X光繞射、吸收光束線、臨場拉曼光譜,並搭配DFT理論,計算了解陰離子團在石墨碳材及其他層狀材料在插層行為及吸附機制;首次提出鋁氯酸根陰離子團在電池充放電過程,其真實陰離子團在石墨層間排列之行為;針對氮氣分子在催化劑表面上的低吸附能力,以及材料結構表面對氮氣的不相容性與低穩定性所造成活性不佳之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法。

        此外,他利用紅外光吸收了解二硫化鐵在EC-NRR的機制,及調控二硫化鉬層狀材料結構增加EC-NRR效率,均為獨創發現,具有相當的國際領先度。

        他還提出鈣鈦礦奈米晶體結構與陰離子交換過程中,結構先進行崩解後,再進行晶體重組的概念,進而合成出具有二維結構之全無機RP相的鈣鈦礦奈米片,並同時從動力學角度研究其形成機制及反應活化能,這在鈣鈦礦奈米材料成長機制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王迪彥教授表示,非常感謝前輩的支持和鼓勵,能夠獲獎是一份巨大的榮耀,也是對他長期努力的肯定。首先感謝實驗室每屆學生及合作夥伴,靠著大家一起努力,才取得這些成就,同時感謝家人和朋友在每個人生階段中的支持。

        他強調,這獎項不僅是他個人的成就,更是大家共同奮鬥的成果。此獎項對他而言是一個新的起點,他將繼續努力,為社會、為團隊做出更多有意義的貢獻,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前行。(資料來源: / 編輯、核稿:胡世澤)

化學系王迪彥教授(右)憑著持續優異的研究表現獲殊榮,4月30日從國科會吳政忠主委(左)手中領取112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