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洲的四場文化講座 促進臺師大校園的共融與包容 2 月 25, 2025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為提升臺師大校園的國際化氛圍,國際事務處接連辦理包含沙烏地阿拉伯、史瓦帝尼、菲律賓與挪威等橫跨世界三洲的四場文化講座,透過國際學生分享與展示自己母國的獨特文化、歷史與特色食物,培養教職員及學生的國際觀和對不同國家習俗歷史及文化的理解、包容與共融。國際事務處處長劉以德教授表示,臺師大今年躍升為國立頂尖大學最多國際學生的學府,擁有超過12%的國際學生,更有責任倡議多元(diversity)、公平(equity)及共融(Inclusion)的價值與校園環境,透過這些分享,期盼與大家一起共創臺師大和諧友善的校園環境。 此次系列講座的主題涵蓋不同國家的文化,包括「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之美」、「超過半世紀的邦交:史瓦帝尼」、「多島之國:菲律賓」,以及「峽灣之鄉:挪威」。在每場講座中,除了請來自這些國家的學生深入介紹自己國家的文化,更邀請參與的教職同仁及學生品嚐該國的特色美食,期盼用「吃」增進彼此文化間的共鳴與理解。 戴著頭巾(Hijab),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目前就讀英語系的沐家瑋,首先為大家揭開了這片土地的神秘面紗。她分享了沙烏地阿拉伯極端天氣如何孕育了獨特的棗椰樹,及她抵達臺北時欣喜若狂的雨季經歷。同時,她也分享了阿拉伯國家的熱情和友好的問候方式,讓在場每一位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驚喜與該如何與穆斯林國家的朋友互動交流! 來自史瓦帝尼,目前就讀於華語文教學系的淨緣雖然相當害羞,但一上臺就以流利的中文驚艷四座,介紹了史瓦帝尼這個非洲王國的歷史與文化遺產,及豐富的傳統及民俗節慶。此外,她也分享了自己從國中開始便在家鄉學習中文的經歷,並提到在臺式教育的影響下,她感受到深厚的文化根基。淨緣對於完成中學教育後來到臺灣繼續進修感到喜悅,因為這不僅彰顯了她個人努力的成果,也象徵著她在臺師大學習的美好契機。 來自荷蘭的Michael Jungschlager就讀於全球研究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因為在菲律賓長大,因此他期則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分享菲律賓的豐富人文特色!這些包括傳統音樂、舞蹈、特色美食及家庭觀,他更介紹了以米飯為主的飲食文化及充滿創意的Jeepney交通工具。Jeepney是菲律賓常見的大眾交通工具,是一種「隨叫隨停」的公車,為二戰後美軍留下的吉普車,菲律賓人發揮創意將其改裝並延續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菲律賓擁有全球歷史最悠久的中國城,已有400年的歷史! 來自挪威,目前就讀翻譯所的劉晨宇,去年代表臺師大國際生,赴總統府拜會副總統蕭美琴對於各種文化交流都抱持著正向欣喜的態度。分享會中,他以流利的中文介紹挪威壯麗的自然環境、豐富的歷史文化、獨特的語言以及北歐的生活風格。過程中,他更結合了自己在臺灣生活的經驗,用趣味橫生的方式探討了雙邊文化之間的差異。在分享的尾聲,晨宇自備樂器,為大家獻上了一首挪威的歌謠,讓全場聽眾如痴如醉,為四場文化講座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多元文化講座是臺師大國際事務處推動教職員與學生對不同文化理解與包容的重要平臺,處長劉以德教授期盼透過這些活動,為教職員與學生的全球視野和文化互鑒奠定基礎,並從中尊重與欣賞各種不同的文化。國際事務處今年除了持續舉辦文化講座,且更致力於引入更多豐富多樣的主題與體驗活動,希望吸引更多對國際文化有興趣的教職同仁及學生踴躍參與! (資料來源:國際事務處 / 編輯核稿:胡世澤) 華語文教學系的淨緣介紹史瓦帝尼文化 英語系的沐家瑋示範阿拉伯國家友好的問候方式 全球研究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MICHAEL JUNGSCHLAGER介紹菲律賓海島文化及美食 翻譯所的劉晨宇介紹挪威歷史文化 劉晨宇赴總統府拜會副總統蕭美琴 華語文教學系的淨緣介紹史瓦帝尼文化 英語系的沐家瑋介紹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文字 全球研究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MICHAEL JUNGSCHLAGER介紹菲律賓海島文化及美食 翻譯所的劉晨宇以烏克莉莉彈奏挪威經典歌謠
臺師大與生多所團隊發現新種 魚池琴蛙確立為臺灣特有種 3 月 20, 2025 In : SDG14 響應世界青蛙日 臺師大與生多所發表新物種「魚池琴蛙」 破解40年身世懸案!取拉丁學名以 Read More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臺灣師範大學如何推動永續發展?教育為核心驅動力! 3 月 17, 2025 In : SDG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園建築之美——藍天、綠樹與紅磚交織的風景 (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學生提供)   Read More